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九九 炮击大非川 (第1/2页)
禄东赞带着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伏俟城。吐蕃人的军事素质还是比较过硬的,不然也不会和经验丰富的唐军互有攻守。如果要给个数字,大概十万吐蕃骑兵,相当于二十万突厥骑兵。可以和一万唐军步兵,三千骑兵一战。这次不算步兵,唐军主力五万骑兵,理论上,可以正面抗160万吐蕃骑兵。大概相当于当时藏区的总人口。 这一仗,就算是高原反应唐军走不动路,也不应该输给吐蕃人。历史上薛仁贵确实也没有输。但是损失之大,除了人没死多少,和输了也没什么区别。 这四十万吐蕃人,各个部门都有。新征服的白兰部,很多都被禄东赞打发到贫瘠的可可西里地区放牧,并没有出现在这次的战场上,以防止他们临阵倒戈。大概有十五万卫藏部落和十五万康区的部落,连同在乌海城附近参战的十万人以及在修整的十万达延部,随时会补充进战场。他此次投入了五十万人。 七月十五日,禄东赞的本帐过了乌海城。十六日,探子来报,在大非川地区发现了唐军营地,规模大概五万人。 禄东赞细长的双眼顿时散发出冷酷的光芒:“好!既然唐军敢离开鄯州,在大非川的草原上,我们就给他来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传我的号令,大军绕道穆格川,从后面包抄唐军,让他们插翅难逃!” 他们昼伏夜出,希望能给唐军一个突袭。他们不知道的是,穆格川在几天前刚刚经过一大队人马。而他们的行踪更是一踏出乌海城,就被唐军的光学雷达锁定了动向。 “哼,禄东赞诡计多端,抄后路这种战术是一定的。这样吧,我们在营地后方布置好炮兵阵地和反骑兵防线。骑兵主力避开眼线,移师营地以西三十里。” 薛仁贵也不是傻瓜,如果在以前,军情传递缓慢,如果兵力投送不及时,半个时辰就足以在局部形成不可逆转的战况。所以兵法一直避免分兵作战。但如果情报和行军足够迅速,并不是越多越好。就好象李靖苏定方都喜欢奔袭,在这样的战术下,万人以下的骑兵队足以将百万以上的部落逐一击破。 所以,七月十八日下午,禄东赞将他四十万人分散扼守住唐军营地和鄯州地区的交通线时,心里是志得意满,胜券在握的。他本来担心吐谷浑会过来援兵,可是探子回报的消息是,吐谷浑部落的人都欢乐的在海西草原上放羊,根本没有集结的迹象。他心里鄙视了一下傲慢的唐军和胆小的吐谷浑。下达了后天早上总攻的命令。 “让他们杀羊吃rou,让马儿休息一天。唐军已经是盆子里的蟋蟀了!” 吐蕃人是没有瓮中捉鳖这个成语的,因为他们可能根本没见过鳖。所以他们不知道,马上就要吃一个大鳖。 于此同时,唐军大营中,也在饱餐一顿。不过他们吃饱了不是去休马,而是去擦炮,搬炮弹,布置炮位。他们比吐蕃人还渴求这一战。 火炮对骑兵的首秀,终于要开始了。 薛仁贵这边反而紧张许多,他必须在炮击停止后及时赶到战场,以便对吐蕃人带来最大的追击和杀伤。吐蕃人什么时候发起攻击?他必须第一时间知道,并且发兵赶赴战场。因此,三万骑兵,在吐蕃人到达以后随时待命,马歇人不歇,人累了,就靠着马打盹。好在吐蕃人也没多少耐心,只让他们干等了一天。七月二十日早上,吐蕃军开始集结整队,几乎在同一时间,薛仁贵和他的三万骑士,也爬上了马背。当火炮声响起十几声后,他们就可以拍马出发了。 四十万骑兵是什么概念?大概是五个诺坎普球场的容量,可以把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填满5次。这样巨大的一只队伍,指挥是很困难的。在古典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使用百人队作为基层战斗单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超过一百人的规模,即使的指挥督战就变成很困难的事情。在百人队的战斗单元以上,是军队的管理单位。在罗马,一个军团的人数从4000人到6000人不等。在唐朝,按照兵源,一个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