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与小小说_微小说与小小说315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微小说与小小说3154 (第4/6页)


    人们告诉他:

    第一,在那诗人得奖的第二天,就到处对人说:“其实不改还要好些!”

    第二,那妇女拿了他写的情书去丈夫面前炫耀自己的魅力,她丈夫已把龙游浅告到单位。

    第三,因为肥皂和他反目成仇的那个老朋友,曾经许多次对单位的同事们说龙游浅瞧不起农民。

    想到单位上90%的人农村出身,龙游浅先生再一次恍然大悟。

    但他自认为从来尊敬同情农民,认为农民是全社会的衣食父母,只不过他认为单位上一些人已经变质,说过“变种农民”之类的话。

    43.中国人民很行

    那个伙食团长兼诗人总是故意把“中国人民银行”读成“中国人民很行”,起初大家都笑,后来就不怎么笑,终于有人说:“你也很行!”

    他才不再说这个笑话。

    44.占便宜

    老侯眉飞色舞,得意洋洋地走过,街道两旁的邻居就知道他一定又占了便宜。他尖嘴猴腮绿豆眼,一辈子占便宜。

    他祖上没一人当兵,上山下乡他仗着成分好坚决不去,下岗解体他赖着不走,低保他要吃到最高。

    他说:“什么政策?政策还不是人定的!”

    45.智能世纪

    机器人做工,机器人做饭,机器人管家,机器人照看、接送孩子,机器人辅导孩子学习……人类只须负责享受生活和写诗,可是这样一来,人类反而再已写不出诗歌。

    46.最好的朋友

    龙游浅上一次带了一个朋友来餐馆吃饭,点了四样菜。

    这次龙游浅又带了一个朋友来吃饭,点了十一样菜。

    他怕朋友抢着付钱,装着去催菜,在厨房把钱付了。

    老板说:“这回是最好的朋友吧?点这么多菜!”说着把零钱找给他。

    “不是,一般朋友。”他接过零钱,回答道。

    “那还有更好的朋友?”老板又问。

    他回答道:“上一次那个朋友才是最好的朋友。”

    老板大惑不解。

    47.不为人知的美德

    雯先生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很高,他追求“慎独”,不苟言笑,并且认为不宣扬的、不为人知的善行才是真正的善行,所以他从不谈论自己,以致人们在他76岁去世的时候竟不知道他15岁就开始教书,更不知道他本是“承祧两房”的地主少爷。他在15岁的时候离家出走,声言“不吃剥削阶级的饭”,步行几十里到异乡教书,16岁和一位穷人朋友一道,身背稻草和书箱,步行几百里到省城考省立师范,考了全省第一名。

    追悼会上,那个和雯先生一道步行赴考的老朋友勋先生捶胸顿足,说是“从此失去了做人的良师”,他女儿、女婿怕他悲伤过度,连忙将他抱住,不让他再发言。

    老教师徐大庭接着发言,说是“雯先生当年小小年纪,考得全省第一,真真是荣光桑梓!他其实是我地‘四大才子’之首,在座教育局胡局长的父亲当年屈居第三。还有,雯先生当年被撤销校长职务,实在是太过正直!他学校的礼堂,居然悬挂国共两党抗日将领肖像…….”

    教育局管档案的和负责起草悼词的都站起来作了证实。

    勋先生挣扎着站到台上,补充道:“他说:‘只要是抗日的,就应该挂!’”

    补充完毕,勋先生本该走下台去,可他忍不住继续说道:“其实,他的两个弟弟,都在国军:一个黄埔军校的,一个青年远征军!”

    参加追悼会的人们终于忍不住发出“啊”的一声,这声音在殡仪馆的宽阔礼堂里回荡。

    这些事,就是雯先生的儿女们也是第一次听说,儿女中年龄大一点的也只是依稀记得家里挂过“书香门第”的匾,并且有过一个“抗战到底”的铜牌。

    雯先生的年迈的弟弟在台下早已泪流满面,他知道当年那个黄埔军校的弟弟死后,部队送回了他的一把中正剑、一套新军装和一块“抗战到底”的铜牌,而那个远征军的弟弟,是正读着书投笔从戎的,他到了缅甸前线。

    写地方志的焦先生补充道:“翻遍档案,雯先生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人投诉的校长,他一身清白!”

    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补充说:“雯先生是我地师范学校第一任校长,并且任上曾经在全国中央报纸发表教育文章,可是编写校志的老师误把他当做第二任,他去信指正,意见不被采纳,他并未有任何激烈反应,而开拓我地教育,雯先生功不可没!——他不仅是第一任师范校长,她妻子也是最早的中心校校长,我地第一所幼稚园,还是他们极力促成兴办的!”

    勋先生再次忍不住走上讲台,说是雯先生曾经为全县在职进修教师面授,当年交通不发达,他又不会骑车,十多年间一个绿色大邮包,一把油纸伞,走遍千山万水!”

    勋先生又说,雯先生退休后,在文化馆和他一起清理善本书,夜里还给供销社青年文化补习班上课,并且支持退休的妻子搞好文化站的工作,他妻子——那个年轻时在师范校学习刻苦,因此多才多艺的退休教师,把文化站办成了省先进文化站,连全国知名作家、本省作协主席都来采访。

    会场上再次传出“啊!”的叹息声。

    接着当年五七干校的负责人发言,他回忆雯先生在五七干校已是年过半百,一介文弱书生,从头学起,挑粪、种地、喂牛、养鱼……很快干得像模像样。后来返回教育战线,让他教初中的小娃娃,他又从头学起,毫无怨言!

    徐老教师长髯飘飘,站上讲台补充道:“雯先生年轻时也是头角峥嵘,老来是不为名利争斗——别以为他好欺负!”

    不久,雯先生妻子——这也曾经当过校长的老教师、文化站站长,也去世了。她生前晚上和丈夫一道辅导青年职工补习文化,白天在文化站开文化茶园,辅导女子龙灯队排练节目——其实不管哪个单位排节目,只要请她,她都义务前往辅导,无论乐器、歌舞,她都尽心尽力,她读书时家庭贫穷,学费来之不易,就抓紧点滴时间,学会了浑身的本事。

    他们的儿子清理遗物,发现了他父亲写诗的笔记本,由于他现在练习书法,第一次认识到父亲书法的不俗,从而回忆起父亲不像现在那些对书法一知半解的人却总是夸夸其谈,他从不谈论书法,而那些诗歌,也无非记录民间疾苦。那用来写诗的笔记本最后一两页字迹残缺重叠,他想起来那是父亲几乎失明的时候摸索着写的,由此他想起父亲去世那天早上虽然万分痛苦却镇定地打开收音机最后一次听新闻。他又发现父母当年的学生写给他们的信。其中一封先是控诉某主任当年对他们的歧视刁难,后面说“可是老校长最不歧视贫穷学生,最最关心我们,还要暗中给予帮助”,表达他们由衷的万般感激。有的学生还回忆他母亲的多才多艺和勤奋节俭,说是各科的课,他母亲都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