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范睢逃出了厕所,来到秦国 (第2/2页)
书信往来就可。 没想到秦昭襄王根本没往心里走,这就是个危言耸听,骗吃骗喝的混混罢了,既然你把他带回来了,就先安排他住下吧。 大王,那我按什么规格招待他? 规格吗,就按饿不死的标准吧。 就这样,范睢在秦国不死不活的待了一年多。此时秦国的大权,主要掌握在这几拨人手里,宣太后一拨,秦昭襄王一拨,宣太后娘家一拨,秦昭襄王兄弟一拨。也就是说秦国虽然强大,秦国君王控制的势力和土地,却十分有限,秦昭襄王一直十分苦恼。 有一天,范睢给秦王写了一封书信,亲爱的大王,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封信,您时间有限,我就开门见山了。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都是论功行赏,按才授官,干得多工资就多,本事大地位就高。 不好意思,本来是想说我的事情,你看,我又扯远了,还是说说我吧。大王您要是觉得我能给您创造价值,就请给我个机会,让我施展,您要是觉得我真不是个东西,我也不想在这里浪费您的粮食了,我的话您可能觉得没分量,可是我的推荐人是王稽,能为秦国出使魏国,我想您也是信任他的。 我听说,周国有砥砨,宋国有结缘,魏国有县藜,楚国有和氏璞玉,这四件宝玉,都从土中而来,很多著名的工匠都认为它们是石头,最后它们都成为天下名器。 大王,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真不能再绕弯子了,您觉得,圣明君主所抛弃的人,难道都是废物吗? 我听说贪官污吏,是从自己的国家获利,强大的诸侯,是从其他诸侯身上获利,而真正圣明的君主,是从天下获利。 我想说的话还有很多,可是纸不够用了,哎,其实也不是纸的问题,是我怕您不爱听,不敢写。您看我乱七八糟的写了这么多,大王要是有空的话,对我有意的话,就给我一次面对面详谈的机会吧。 草民张禄,跪拜。 很快,范睢就坐上了秦昭襄王派来的马车,在宫门之外等待召见的时候,范睢脑子抽了一下,他想玩点大的。这时,只见秦昭襄王在一群护卫簇拥之下,往宫门口走,范睢一咬牙,没等人引路。就往里冲。 这还了得,马上有人拦住,停,停,停,没看见大王出宫吗?还不闪一边去! 范睢心一横,放开了嗓子就嚷嚷上了,我只知道秦国有太后和魏冉,怎么?还有个大王! 哎呦,这几个字是字正腔圆,振聋发聩啊,一点不落,全都送到了秦昭襄王的耳朵里。秦昭襄王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对这个人的来历,也猜到了个八九不离十,马上走进身前,询问事由。 一问之下,果然是张禄,秦昭襄王恭恭敬敬的说道:先生,实在不好意思,我这些日子太忙了,这不,这几天刚有空,我这个人比较笨,还请先生教我。说完深施一礼。 范睢一看目的达到了,也回了一礼,就随秦王进宫去了。进了宫中,秦王遣散手下,四周走了一圈,确定没有人在,扑通一声跪倒在范睢面前,请先生赐教! 范睢一惊,吓得后跳一步,心里暗道,这秦王比我还要狠,一时语塞,只好打着马虎眼,这个啊!这个哈!那个啥! 过了一会,秦王还是听不到一句整话,又恭敬的说到,请先生教我! 范睢还是依旧如故,支支吾吾。 除了祭祀祖宗之外,秦王还没有这么长久下跪过,不由得小腿发酸,膝盖隐隐作痛。想想自己冷落了人家一年,只好再次低声下气,先生还是不肯教我吗。 范睢定了定神,深吸了一口气。草民不敢,我听说,当年姜子牙遇周文王之时,只是渭水边一落魄钓鱼人,他们只是萍水之交,一席详谈,姜子牙走进了文王之心,文王才得一贤才相辅佐。若是文王不与姜子牙交心详谈,又哪来的周朝数百年江山! 今日我与大王,仅是一面之交,我要谈之言,却关系秦国百年社稷,我处于大王与骨rou血亲之间,来分析利害,我是一片忠心,却不知大王心里做何感想,此乃我支支吾吾之故。 秦昭襄王抬起头颅,刚要表态,范睢摆摆双手,大王听我说完,我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我怕死,人生自古谁无死啊!我只是怕我被大王处死之后,变成一顶杀贤恶谏的帽子,扣在大王头上,会断了天下人才投秦之路,那才是我的罪过。 说完范睢后退一步,观察秦王动静。秦王听半响没有动静,这才抬头正色道: 先生万万不要这么想,我秦国位置偏僻,本人也是愚笨无能,先生能屈驾光临,分明是我先祖见怜,送先生过来的,我万万不敢让先祖再把先生带走的。从今往后,事情无论大小 上至太后,下至百官,先生都可随意评说,请不要再对我有疑心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范睢这才整整衣冠,向秦王深施一礼,准备开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