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五千年_第五十一章 天下是秦始皇统一的,统一度量衡却是李斯的心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天下是秦始皇统一的,统一度量衡却是李斯的心血! (第1/2页)

    天下是秦始皇统一的,统一度量衡却是李斯的心血!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陆续灭掉六国,统一了天下。秦王嬴政发布了一到命令,如今七国已经变成了一国,如果我还是叫秦王的话,那就和六国的国王没有什么区别了,你们都好好给我想一想,给我取一个新的称呼,名字要响亮,听起来要有气势。

    这命令一下,大臣们就开始商量了,自古以来,牛逼莫过三皇五帝啊,可看咱们这位主子的意思,是想超越古今一切啊,干脆就综合一下,叫皇帝算了。嬴政很满意这个称呼,他还添加了一点自己的思想在里面,我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皇帝,就叫始皇帝吧。为了让后代子孙不为称号犯愁,我也给他们都想好了,我以后的皇帝,就叫二世、三世、等等等,一直就传到千世万世好了。

    名字取好了,该干点正事了,以前秦国过的是小日子,土地人口就那么多,管理起来也方便,现在不同了,平地一声雷,陡然而富,转眼富家翁了。地盘大了,人口多了,要考虑的问题也复杂了,那么该怎么治理这个新的天下,秦始皇很明白,这还是需要大伙的智慧。

    有些臣子比较循规蹈矩,他们说,周武王初年,为了治理天下,分封了好多诸侯帮他管理,我们觉得,皇帝您应该把自己的王子们分封到各地去,帮您治理天下。这时候李斯站了出来,他极力反对分封制,意见如下:当年周武王广封诸侯,可后来诸侯之间矛盾越来越大,最后互相撕咬把天下整的乱七八糟。我建议陛下按照之前秦国的习惯,在全国实行郡县制,至于那些有功之臣和王家子弟,多多给些物质奖励就是了。

    其实秦始皇心里早就明白,以前天下之所以乱糟糟一团,就是分封诸侯闹的,现在我做主,一定不能让这种悲剧重演了。这个时候李斯提出了郡县制,一下子就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他就让李斯协助自己,把天下按郡县制划分。

    就这样,天下被划分为三十六个郡,郡的下一级单位是县,每个郡有三个直接管理者,郡守、郡尉和郡监,这三个人由中央直接任命。其中郡守是老大,统一管理郡里的一切事物;郡尉是军事一把手,统领郡里的军队,负责郡里的安全;郡监是裁判,负责监管郡里的大事小情。

    地方就这么着了,接下来中央的部门职务也要排一排了,秦始皇规定,设左右两个丞相,你们都是我的超级助手,帮着我治理国家;设一个御史大夫,责任嘛,第一是掌管国家的重要文件,第二就是负责监察官员们的工作;设一个太尉,负责国家的军队建设,国家的安全就是你的责任了;设一个廷尉,来掌管司法,制定法律,审判案子;还要再设一个治粟内史,你就负责国家的税收和财政开支吧,反正就是收钱和花钱。官职我是给你们了,可你们的任命和调动,都要由我皇帝说的算,你们都是工资制,从国家拿俸禄,当然了,干自己的就吃自己的,这个官是不能传给子孙的。

    上面这些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可他们都是对国家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制度,就是后来的各个封建王朝,它们的政治体系,也都是依据秦制来的。看不见的出来了,秦始皇还要弄点能看得见的,当年大禹收集天下铜器,制作了九鼎,结果九鼎就成为尊严地位的象征,我也要来一个。秦始皇下令,把原来六国的兵器给我收缴上来(这些兵器基本也都是铜的),把兵器都重新回炉,铸造出十二个大铜人,剩下的就铸成若干铜钟。我不像大禹一样,怕人偷把宝器藏起来,你们把这些铜人铜钟树立在咸阳宫的两侧,这样才够威风。

    就这样,秦始皇一则耍了威风,二则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原六国臣民的作乱,一举两得。威风啊,秦始皇威风啊,可威风的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个人,就是李斯。李斯这个时候已经贵为丞相了,之前为了统一六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