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项羽跟叔叔起义,刘邦带兵来投,两位英雄就这样见面了! (第1/2页)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陈胜虽然死了,可他点着的炸药包,把个大秦王国炸的是四处开花,其中最显眼的一朵,就是项梁项羽叔侄带的队伍。项梁的父亲,就是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是他的侄子,自幼没有了父亲,是项梁把他带大的。 在项梁的教育下,项羽从小就十分的有抱负,立志要学习本领,为祖父报仇为楚国雪耻。立志归立志,可真的学习起来,又是另外一副样子了。项梁教他读书,他不用功,项梁教他学剑术,他也不肯努力。项梁生气了,你小子这也不好好学,那也不好好学,你到底想干嘛?小项羽把脖子一歪,读书写字顶多能记几个人的名字,剑术学好了,无非是能多打几个人,我要学,就要学那种能以一当万的本事。项梁一听,这孩子说的有道理啊,不由得心中暗喜,从那天起,就开始教项羽学习兵法。 秦始皇最后一次南巡的时候,正好经过项羽住的地方,这皇帝出门威风啊,老百姓都挤在路边看热闹。只见那巡游车驾,真是威风凛凛,豪华壮丽啊,这群老百姓平日里哪见过这些啊,都看傻了,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只有那项羽,虽然年纪小,可明显高出众人一头,他看着秦始皇的车驾,不由得脱口而出,这算什么,我也能坐在那个位置。当时人多,没有人在意这个少年的狂言妄语,可把一旁的项梁吓坏了,赶紧把项羽拉到一边,你小子不要命了,这要是让别人给官府打了报告,我们一家就都完蛋了,而后就把项羽轰回了家。 回到家以后,项羽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您平时总是让我练习武艺学习兵法,还让我不要忘记楚国的亡国之恨,今天干嘛这么胆小啊。项梁拍了拍项羽的肩膀,小子啊,我是想让你干一番大事业,可也不想让你稀里糊涂就没了命啊,仇肯定是要报,但是不能冲动,要等待时机。项梁这么说,是有他的道理的,当年项梁因为年轻气盛杀了人,没等为楚国报仇,就差点死在秦国的铡刀下,这才带着项羽逃到吴中这个地方避难。因为本身就是名门之后,又有一身的豪气,还喜欢结交朋友项梁在吴中人缘特别好,哪里有事情,他都赶过去帮忙,大伙也都很喜欢他,渐渐的他就成了当地的地方领袖。项梁就利用自己的这个优势,暗地里发展自己的势力,就是想有朝一日时机成熟起兵灭秦。 项梁没有让项羽久等,秦始皇在那次南巡的路上就归天了,而后秦二世继位,很快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以后,造反的大火很快就烧到了吴中,项梁也私下里招兵买马,为起义做准备。可没等他和官府翻脸,会稽郡太守殷通先找到了他,项梁怀着忐忑的心情去见殷通,出乎意料的是,殷通告诉他,现在全国上下到处都是造反的,这是老天要亡秦的征兆啊,所谓先发者治人,后发者治于人,我打算起兵造反,知道你是个人物,想拉你入伙,你看如何?没等项梁反应过来,殷通又接着说,我知道还有一个英雄,就是逃亡在外的恒楚,听说你们交情很深,最好把他也拉来入伙。项梁一时摸不清殷通的底细,也不敢轻易答应殷通的要求,就含含糊糊的说,哦,这个啊,恒楚的的藏身之地,只有项羽知道,我先问一下项羽吧。 项梁这就出了门,找到项羽,刚才殷通要劝我一起造反,还让我拉恒楚入伙,我也不知道他是真心想造反,还是想试探我,不敢相信他的话啊。不过他说的另外一句话,我倒是相信,就是先发者治人,后发者治于人,这样,你和我一同去殷通的衙门,你先在外面候着,等我召唤你再进来,而后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项羽点头称是。 再说项梁,二次来见殷通,大人啊,现在项羽就在门外,要想知道恒楚的下落,是不是把他叫进来问一下啊。殷通点头答应,项梁就把项羽唤到屋中,殷通一见项羽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不由得夸奖了几句。这时项梁向项羽递了个眼色,可以行动了,话音刚落,项羽就拔出宝剑,砍下殷通的人头。再说项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