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为了防止刘家断子绝孙,汉景帝废掉了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 (第2/2页)
我没了,刘荣当了皇帝,这栗妃岂不是下一个吕后。那我的其他老婆和儿子,不就惨了,那刘氏子孙,岂不是又要经历一场浩劫。从此以后,汉景帝就很少去栗妃那里了。 王夫人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些,她觉得,应该再点一把火了,这王夫人并没有自己动手,而是好心提醒一个大臣,现在太子已经当了很久了,那将来必定能接班当皇帝,可太子的生母还只是个妃子,皇帝其实早就想改立她当皇后了,你有点眼力劲啊。 这位也真实在,几天后,一封奏折就呈到了汉景帝的面前,陛下,这俗话说得好,子以母贵,母以子荣,太子是我大汉未来的接班人,他的母亲就更该尊贵,可如今太子生母只是一个妃子,应该给她相应的名分,臣以为栗妃应该被立为皇后. 汉景帝这两天心情才刚好一点,一看这奏折是勃然大怒,混账,你算个什么东西,这是你该说的话吗?推出去,砍了。杀了人之后,汉景帝非但没有消气,反而这火越来越大,这个人怎么胆子这么大,是谁给他撑腰?想来想去,肯定是栗妃!好啊,看来我是真没看错你,我还好好的,你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好好好,我马上就让你跳不动。 汉景帝想到做到,他不顾丞相周亚夫的劝阻,废掉了太子,也废掉了栗妃的前途。在抛弃了栗妃母子之后,汉景帝也着实冷静了,皇后一直没有儿子,却一直占着那么一个位置,这难免让人有想法,还是立个皇后,再立个太子吧。虽说太后一心想让梁王当太子,可毕竟自己还有好些个儿子,还是在儿子里选吧! 这剩下的候选人中,有长公主做盟友的王夫人可就脱颖而出了,就这样,薄皇后被废,王夫人被立为皇后,之后她的儿子胶东王刘彻,被立为太子。有了满意的接班人的母亲,当然了,也有了满意的接班人,汉景帝长舒了一口气,接下去,他还有一些事情要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汉朝有那么一项法令,那就是,第一商人不能当官,第二犯过罪的官吏不能重新当官,第三上门女婿不能当官。汉景帝觉得,这三条都不太妥当,就大笔一挥,都给废除了。 时间一点一点的往前走,日子一天一天的往下过,汉景帝就这样慢慢的履行着大汉皇帝的职责,可大汉皇帝的职责没那么简单,不单单是平叛和立接班人,因为他们还有一个邻居,匈奴。 汉文帝的时候,和匈奴打了不少交道,可基本是能赶就赶,赶跑了就拉到,因为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到后来还是采取了老办法,和亲。大汉朝还是比较讲究的,可匈奴人不是讲究人,他们是有好处就要,好处要完了,就接着折腾,公元前148年,匈奴人又派兵入侵大汉的燕地。 汉景帝很搓火,一怒之下,下令断绝了和匈奴的和亲。可能是因为汉朝的强硬,也更可能是匈奴的内部原因,公元前147年,匈奴的两个王率领部下投降了汉朝,汉景帝非常高兴,再一次不顾丞相的劝阻,把带头的几个人都封了侯,这也算在另外一个战场打了一场胜仗。 对于封匈奴降将为侯的这个事情,汉景帝是觉得自己挺好不错的,人家匈奴人根本就没当回事,该抢抢,该跑跑,弄得汉景帝是好生不自在。汉景帝也明白,对于匈奴,是很难彻底根除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的装备不行,缺少和人家赛跑的战马,可这些事情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汉景帝从继位之后,就一直在这方面努力。 首先,他在老爹的基础上,扩大了在西边和北边的养马场,同时鼓励各个诸侯国和民间饲养马匹,给了养马人不少的好处。这样,大汉朝的马匹逐渐多了起来。 其次,他继续老爹的与民政策,继续削减赋税,尽量让老百姓过得安生,让民间的财富得到积攒,国家的实力得以增强。 汉景帝做的不错,只可惜他的身体不争气,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病死在未央宫 他留给了儿子一个富足的国家,和一个打败匈奴的使命。 汉景帝死后,刘彻继位,这就是著名的汉武帝,荡平匈奴,就是他最大的贡献之一,为了让大家好好的了解一下匈奴,我们在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先详细介绍一下匈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