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五千年_第一百零五章 张骞来到西域才发现,原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 张骞来到西域才发现,原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第2/2页)

,乌孙国和匈奴有点相似,他们也是一个游牧国家,跟匈奴人一样,随水草和牲畜迁移,他们的战士也都是骑兵,估计整个乌孙国,能有个几万骑兵吧,战斗力还是蛮强的。

    我听人说啊,以前乌孙国也不怎么样,是匈奴的附属国。可后来慢慢强大起来了,就脱离了匈奴的控制独立了。除了这个乌孙,还有几个小国也有几万人马,也是游牧国家,比如康居。不过我觉得您最感兴趣的,应该还是这月氏国,下面我就给您讲讲这月氏国。

    还是拿大宛做个地标吧,现在的月氏国,在大宛西边大约两三千里,他南面是大夏,西面是安息,北面是康居。因为月氏人以前和匈奴是邻居,理所当然的,他们和匈奴的生活习惯差不多,现在实力也比较强大,大概有个一二十万的骑兵吧。

    我先喘口气,您慢慢消化一下,我再给您讲讲这月氏国的来历。想当年月氏国那是十分的强大,根本就没把匈奴这个邻居放在眼里,正好那几年匈奴出了一个天才的冒顿单于,凭着实力,凭着月氏的轻敌,就把月氏从老家给撵走了,一直赶到敦煌祁连山那一带。您别觉得这冒顿单于狠,这还不算完,等老上单于继位之后,又带兵冲了过去,把当时的月氏王给杀掉,还把月氏王的头骨用来当了酒杯。

    月氏人一看,这匈奴人是盯上自己了,为了美好的明天,就拼命的往西跑,路过大宛的时候,看人家强大,没敢动,就绕过大宛继续走,结果就遇到了大夏国。看着大夏国比较孬种,月氏人就向大夏发动了进攻,一方是为了生存,一方是为了生存不至于太差,结果大夏就向月氏称臣。月氏就在这里落下脚,建立了新的月氏国。因为当年在西迁的过程中,有些月氏的小部落跟不上大部队,就留在了南山羌族那里,他们被称为小月氏,这个驯服了大夏国的月氏,叫做大月氏。

    大月氏基本就是这样一个情况了,在它的西面几千里,有一个有意思的国家,名字叫安息。安息国的人民以种地为生,主要就是稻子和麦子,还会酿造葡萄酒,他们也和我的坐标大宛一样,建造了自己的城市,面积那也是相当的大。比较有趣的是,他们的钱币上是国王的像,要是换了新国王,就重新铸造新钱。还有一点比较特别,就是他们是在皮和草上写字的,而且写字的方式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写字的顺序是横向的。安息的事情还有很多,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更多,这一时半会也说不完,我还是返回来给您说一说,这个被月氏搞定的大夏国吧。

    大夏和大宛的生活习惯差不多,他们用土石建造城市,盖起来房屋,不过他们没有统一的领袖,只有各个城市的长官,因为不容易团结起来,所以他们很害怕打仗,估计这也是为什么落难的月氏都能打败他们的原因。不过大夏人有一个特长,就是特别的会做生意,虽然他们归月氏统治,可他们的日子过的照样滋润。

    大夏国的人口能有一百多万,我曾经在大夏待过一年多,在它的首都蓝市城,有一个非常大的集市,在那里各种各样的货物都被出售,我在就曾经在那里见过我们蜀地的东西。我当时很奇怪啊,就问他们这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说是从身毒国进的货。据说这个身毒国(就是今天的印度),在大夏的东南几千里远的地方,面积和大夏差不多,他们那块地势比较低洼,而且潮湿炎热,那地方的人比较特别,他们是骑着大象打仗的。

    而且身毒国周围都是海,这个事情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就琢磨啊,大夏大概在我们汉朝西南一万两千多里,那身毒国又在大夏东南几千里的地方,而且他们有蜀地的东西,那估计离蜀地不太远。

    说到了这里,张骞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陛下,臣觉得,西域的这些国家有强有弱,但不少都是为农业为主,而且有很多我们汉朝没有的东西。特别是大夏,那里的商人更是贩卖西域各国的物品,如果能派人出使大夏,和他们接上头,那对我们好处是很多的。

    汉武帝点了点头,既然已经想了这么多,那你来说说,我们该怎么和大夏联系吧?

    张骞看汉武帝赞同了自己主张,赶紧拿出了自己的主意,现在出使大夏的话,要是从羌地走羌中,不但路途险恶,羌人也不好对付。要是从北面走,根据我之前的遭遇,还是过不了匈奴那道关。我觉得,还是从蜀地走更好一些,那地方人烟稀少,危险也更少。

    汉武帝现在已经彻底明白张骞的意思了,他想了想,你说的很有道理,西域有不少大国,地盘也不小,反正匈奴迟早会被我打跑的,要是能把我们的势力范围再往西扩展一下,那肯定是更好了。听你说,他们很多国家军事力量不足,还对做生意特别的热衷,就是你说的那个大夏,我估计,凭借我大汉的天威和实力,他们就会顺从我们的。

    至于大月氏和康居那些国家,他们是有些兵力的,我们也可以多给他们一些财物嘛,这样也能让他们归属大汉。嗯,如果真的能这样,待我赶走了匈奴人,打通了西边的路,那西域就都成了我大汉的附属,大汉的疆土就要大上不少了。好吧,就依你的意见,派出使者去和西域各国接头。

    就这样,汉武帝让张骞全权负责此事,而后从蜀地出发,从四个方向向大夏国进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