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有作秀的就有拍马屁的,这封奏章把王莽捧上了天! (第2/2页)
奶傅家得势,而王莽因为得罪了这些人,再次辞职得到批准,日后更是被撵出京城。 现在汉平帝继位了,为了让当初的悲剧不再重演,王莽决定先发制人,他就给太皇太后上了奏章。以前汉哀帝的时候,不顾您的恩情宠幸丁家和傅家,把国家弄的一团糟,现在的皇帝还在幼年,没有独立判断的能力,为了避免重蹈前朝覆辙,应该防患于未然了。 在王政君的许可之下,汉平帝的母亲卫姬被封为中山孝王后,汉平帝的几个舅舅都被封了侯,但是他们都要留在中山国。按理说王莽这事情做的,也算清楚明白了,可他的儿子王宇有点想不通了。 王宇觉得啊,那卫家毕竟是皇帝的姥姥家,现在皇帝小,可他长大以后肯定会嫉恨王莽的。王宇不敢直接劝老爹,就派人给汉平帝的舅舅通了气,让皇帝的生母给朝廷上书,请求到京师和儿子团聚。可王莽根本不松口,王宇有点着急了,为了王家的未来,他就找自己的老师吴章还有大舅哥吕宽拿主意。 要说还是老师有水平,吴章手捻长髯,我觉得啊,我们劝安汉公是没用的,只有借助鬼神的力量,让他产生恐惧,然后再劝他把大权让给卫家,才是正道。 路,老师已经指明了,那就差下手了。王宇就让吕宽在晚上没人的时候,把血撒到了王莽家。没成想,这件事情被看门人发现了,王莽没费多大功夫,就查到了王宇的头上。他长叹一声之后,就把王宇捉拿下狱,而后又命令王宇服毒自尽(到这里王莽已经弄死两个儿子了)。王宇死了,他妻子吕嫣也没能幸免,因为此时吕嫣已经怀孕了,所以暂时被投入大牢,计划等孩子出生以后,再处死吕嫣。 事情解决完了之后,王莽如实向朝廷汇报,王宇被吕宽他们误导,犯下了和管书蔡叔一样的罪过,我不敢偏私,已经让他伏法了。 太皇太后很快就知道了王莽大义灭亲的事情,震惊之余她给王莽下了一道诏书,安汉公不要过于自责,当年尧帝生了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叫丹朱,周文王也有管叔蔡叔那么两个逆子,所以说品德再高智慧再足的人,对愚笨的儿子也没有办法。 你就是当代的周公了,像辅佐成王那样辅佐幼主,像处罚管叔蔡叔那样处置儿子,这让我很感动,天下也都被你感动,现在你就不要多想了,朝廷的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大汉江山的稳固,黎民百姓的幸福就靠你了。 看到太皇太后这么支持自己,王莽长出了一口气,他就顺着这股子劲,开始对卫家人动手了,然后彻底查处自己泼血案,这下子牵连的人可不少,凡是平时和自己作对的,冲自己丢过石头,或者是背对着自己叽叽咕咕过的,王莽都没有放过。这里面有不少是汉室的公主和王爷,当然了,那些和自己不对付的王家人,王莽也没有放过,被搞死的有分量的人,足足有几百个。 不容易啊,王莽真是不容易,他居然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当然好事还没有结束,王莽在处死儿子之后,曾经写下了八篇文章,来告诫王氏子孙。结果一个马屁精就钻了上来,他向朝廷上奏,要求把这八篇文章在全国巡展,让老师们讲给学生们听,然后这奏章就通过了。 好事还没有完,在一番等待之后,王莽的女儿被正式立为皇后,而后朝廷大赦天下。实干家王莽没有一直沉寂在喜悦之中,趁着自己好运未尽,他派出了自己的粉丝大司徒司直陈崇等八个人,分赴全国各地去考察。 咱们先放下外出考察的八个人,再说朝廷内部,一群大臣给朝廷上奏,大概的意思就是,安汉公就是当代的伊尹和周公,那伊尹称做阿衡,周公做了太宰,应该加封安汉公为宰衡。该给宰衡的封地,都要给,该给宰衡儿子封侯的,都要封,宰衡的母亲也要封为显安君,皇后的聘礼也要增加。 太皇太后接受了建议,亲自给王莽一家赐封,王莽带着一家子人领赐拜谢,可一出宫门王莽就变卦了,他表示母亲的封号可以接受,其他的都要退回去,然后就请病假回家等朝廷答复了。 太皇太后又没主意了,就询问大臣们,是该尊重他的意见,让他继续上班哪?还是尊重你们的意见,让他在家里待着哪? 大家一商量,就给王政君打了个圆场,安汉公的儿子已经接受了封侯的印信,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个不能改变了。那些封地是给安汉公的,他想推掉,就由他好了。授予宰衡的职位,是对他的表彰,反正也不能世袭继承,他应该会接受的。增加彩礼是对皇后的尊重,这个不关安汉公的事情,他应该能理解,如果这样去和安汉公说,他应该会接受的,也自然会来工作了。太皇太后点头同意了。 药方开的很好,王莽销掉了病假上班了,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他也给朝廷上书一封,大意如下: 我先是被封为新都侯,而后入宫为朝廷办事,先后被封为大司马太傅和安汉公,现在头上又多了一个宰衡,这么多的称号定在头上,我有点承受不起了。还有,根据之前伊尹和周公的工作范围,宰衡的职责应该是管理百官治理天下,因为之前没有过这个职位,所以国家也没有宰衡的印信,这样吧,请朝廷给我发一个宰衡太傅大司马印,然后我把太傅和大司马的印上交出去。 太皇太后应允了,而后亲自把这个名字超长的印授给了王莽,王莽随后就把女儿增加的彩礼钱,分给了太皇太后身边的太监和宫女。 几天之后,有人上奏,说安汉公拒绝封地拒收彩礼之后,天下人无不心服口服外加佩服,有些人本来因为纠纷想打官司的,听到这个事情以后,都主动的和解了。这样的事情,这样的效果,上古的大贤也不过如此。臣建议把这件事情颁布天下,利国利民啊! 奏章得到了批准,得到了精神鼓励之后,王莽的干劲更足了,在他的提倡之下,国家开始修建明堂,兴办国立大学,建设国家天文台。还给大学生们盖了一万多间宿舍,又召集了十一名有才学的教授,给学生们上课。那学生里也是藏龙卧虎,不少都是有特殊才能之人,计划是让他们对国家给出自己的见解,把一些有争执的知识点和问题彻底解决,让天下对很多事情达成一个共识。 除此之外,王莽还下令,盖起了市场,建起了国家仓库。王莽干的这么起劲,大臣们都看在眼里,他们纷纷上奏,当年周公辅佐成王,凭借天子叔叔那么尊贵的地位,还是用了七年才让社会的法令和礼制得以确定,如今安汉公只是普通贵族出身,这辅佐天子才四年时间,就做出了如此巨大之成就。 安汉公八月十六号接受朝廷命令,负责修建工程,第二天十万多老百姓和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干活,二十天就完工了。当年尧舜盖建筑,周公造周城,也不过如此。现在论能力论水平,宰衡的地位都该在诸侯王之上了,应该给他相应的赏赐,还要给他君王一样的待遇。 太皇太后同意了,让大家商量具体的赏赐方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