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58 【王某的人情】 (第1/2页)
傍晚的大坡背军营饭菜飘香。 经过前清巡防军、川军第五师、北洋第十三混成旅等部队的修、扩建,大坡背军营能够轻松容纳一个多团的部队驻扎。此时,护国第一军独立支队1、3营和部分伤员、俘虏就在营内,借着北洋第七师和第三师送来的酒rou大打牙祭。 支队司令部分配给每连一头大肥猪,官兵们俱都喜在脸上,乐在心里,各连司务长和炊事班的弟兄们更是高挽着袖口,哼着战歌大显身手,忙了个不亦乐乎。 新鲜的蒜苗,肥亮亮的猪rou,浓香馥郁的永川豆豉,香醇的豆瓣……经过各连的“大厨”们一炒制,变成一锅锅令人垂涎的回锅rou。打牙祭当然不止回锅rou这么简单了,红烧rou、粉蒸肥肠、凉拌心舌肚、清炖猪蹄……不值哨的单位无论官兵,每人还有二两江津高粱白酒!更令弟兄们高兴的是,举起筷子开动前,各连文书还发下这次的战饷——无论官兵,每人五块亮闪闪、沉甸甸的袁大头! 无论北洋军还是护****,士兵每月军饷都要扣除菜金,也就是说每次打牙祭,士兵们吃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因此,打仗的士兵们就眼巴巴地望着这几块战饷了。可独立支队的规矩不一样,战饷、军饷准时发放不说,还不扣菜金! 看着桌上的五大盆子荤菜,看着弟兄们吃得满嘴流油,喝得忘乎所以,毛培良偷偷溜出来,蹲在无人的屋角划燃火柴点了一根纸烟。青烟缭绕间,昨夜发生的一幕幕又浮现在脑海。 眼看自己避无可避,自知必死的毛培良闭上双眼等待刺刀入体的瞬间,却听“啪啪”两声枪响,那个子高大的敌军一头栽倒在地。他转眼一看,是支队长!支队长带着三营四连增援上来了!支队长指挥部队把敌军反击下去了!支队长和弟兄们顺势攻占了码头…… 贪功心切!不用别人提醒,毛培良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如果,这个错误带来的只是自己的牺牲,那也罢了,可牺牲的却是17名弟兄,还有五个重伤的弟兄此刻正躺在洋教堂里承受着痛苦! 甩掉还没抽上几口的烟卷儿,毛培良大步朝鼎山背后的洋教堂走去,他要在检讨会之前求得弟兄们的谅解,在教堂的那个洋神叫什么书的来着,噢,在耶稣面前忏悔自己的过错,求得内心的安宁。 “谁!口令?”哨兵横枪喝问,对方还没回答,他就看清来人,收枪招呼:“是一连长啊。” 毛培良没有心思多话,低着头径直出营,却被哨兵拉住说:“一连长,司令部有令,任何人未经批准禁止出营!你,还是去司令部讨个出营的口令吧?” 讨口令?我毛某人有这脸吗?!何况,支队长他们正在司令部里宴请两个敌方将军呢! 毛培良只得回转,又蹲在屋角掏出烟卷儿点燃,想着自己的心事…… 司令部的前厅摆了一张大圆桌,卤猪头、酱排骨、红烧rou……等等菜色都是一盆一盆的随便摆放着;几个尚未开封的土陶酒坛子上封着窖泥、扎着红布;繁复的杯盘碗盏被简化成一人两个土陶碗和一双筷子,透露出军营里大块吃rou、大碗喝酒的豪情。 石铿请了江津县知事龙慕恺和团总谢文政作陪,再加上董鸿铨等几个团营军官,堪堪与两位客人凑成一桌十人,倒也有几分热闹。 作为陪客的龙知事和谢团总当然知道,两军交战之际,双方官长之间需要一道桥梁才好说话、谈事。二人或举碗邀酒,或大谈江津风土人情,街坊趣事,硬是把气氛调节得相当融洽、亲热。 吴新田待众人谈话告一段落后起身,举起酒碗高声大气地向石铿说:“石兄弟,哥哥我在战场上是你的手下败将,可谓丢尽了颜面。那几天呐,我只想着如何报仇雪恨,哪知今天你我二人同坐一桌,称兄道弟呢?咱不矫情,战场上输了,酒桌子上必须讨回来!来,咱们大战三个回合!” 王承斌赶紧招手示意,他的马弁立即寻来几个酒碗一字儿排开。他拍开一个酒坛子的封泥,“哗哗”地倒酒入碗。 石铿起身笑道:“吴将军说笑了,当日你是手下留情啊,要是你等炮兵赶到,我在朱家岩上就只能是粉身碎骨的下场了。来,石铿敬你一碗!” “不!大战三个回合!” “好!” 碰碰碗边,二人咕噜咕噜地连干三碗。 王承斌笑嘻嘻地起身举碗,董鸿铨赶紧迎上,说:“北洋第三师乃是赫赫之劲旅,今日能与王将军同桌乃是董鸿铨的荣幸!” 王承斌可以看不起护****第三支队的副营长董鸿铨,却不能也不敢看不起石铿的副支队长董鸿铨。实际上在泸州之战的初始,他就在董鸿勋的手下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丢了罗汉场。此时,对董鸿勋的敬意和对石铿的那种复杂感情,令他面对董鸿铨时也分外热情,忙转向董鸿铨碰了碰碗边,两人相视一笑后仰头就喝,咕噜咕噜也是连干三碗。 “爽快!爽快!”谢团总干巴巴地赞了两句,龙知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