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_093 【寄托理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3 【寄托理想】 (第1/2页)

    (感谢书友“70生人”、“秋水寒冰的老公”支持老卒,请书友们将手中的推荐票投给《铁腕》吧!第一混成旅的强大跟诸位的支持密不可分!)

    石铿与刘明昭促膝深谈,竟然是越谈越投机。从治军到战术,从奇正之道到谋略,从第一混成旅当前的有利态势到今后的战略发展……两人一个有意引导,一个直抒己见,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若非石铿考虑到刘明昭伤势未愈,又连续接到两份急电,这番谈话还不知要继续到何时?

    永川董鸿勋、蒋百里来电,尽数教导一区队二排长罗大成煽动官兵闹事,袭击哨兵、夺取枪支、劫掠军官、滥用私刑等等罪名。军政处、政工处和副旅长、教导队总教官都认为,不严惩罗大成难以明军纪、安军心,请示石铿在军政处审理属实后予以当众枪决。

    电报抄纸在石铿手里微微颤抖着,继而被揉成一团丢在地上。一旁的参谋刘长鸣按照公文归档的要求急忙去捡,却听石铿一声怒喝:“干什么?不用!马上烧掉!”

    刘长鸣忙掏出火柴烧掉抄纸,默默退下。

    在护国战争刚刚结束,新的战乱正在酝酿的四川,石铿要凭借一己之力和满腔热血创建一支真正的国家军队,其难度可想而知!在政治、经济改革试点尚未在合江、江津、永川、荣昌四县展开推广,达成实效之前,年轻的石铿凭什么来保持第一混成旅的凝聚力和强大的战力!?

    凭尚且是空中楼阁的理想?在三民主义理想实现之前,恐怕很多人已经被现实折磨得失去了理想。

    凭高额的、恐怕难以持久的军饷、战饷?一支用金钱维持其战力的军队注定不是一支真正的钢铁之师!

    凭官兵们的护国热情?热情终究会消褪,普罗大众追求的不仅仅是军功和荣耀,更多的是和平的、富足的生活。一旦热情消褪,部队的战斗力势必大打折扣。

    夺枪劫狱事件看似偶然,却是石铿在处心积虑之后营造出的必然。在一切条件都未成熟之时,他需要官兵们对旅长的个人崇拜!高度的个人崇拜在很多时候能够抵御外界的物质诱惑,能够缔造出绝对的忠诚,能够让一支军队找到灵魂、核心,长期地保持高昂的斗志!因此,出现在官兵们面前的旅长,总是智珠在手、胜券在握的常胜将军;总是关心士兵疾苦,爱护士兵生命的旅长,总是胸怀天下百姓、积极奋发的革命者……

    在一支尚没有多少文化的军队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榜样的树立势必会产生个人崇拜现象!对此,石铿是既需要、又担心,具体落在这份电报的处理上,更觉得万分为难!

    麻鸭子罗大成,北洋第七师的俘虏兵,在投奔独立连之后作战勇敢、忠心耿耿,四个月来个人毙敌、俘敌数量达二十多人,从士兵积功升到少尉。又因文化和基础战术素养差,才被石铿点名送进教导队学习,担任排长职务。可以说,麻鸭子是第一混成旅中起义、投诚、俘虏后反正官兵们心目中的标杆!枪毙麻鸭子,不管是军纪为名,或者是其他任何理由,非川籍、滇籍的三千多名官兵势必心寒,至少会在他们心里留下一个疙瘩。

    既然梁炳耀没事,这事儿就从宽处理吧!

    “长鸣,回电江津,麻鸭子和涉及此案人员立即驱出教导队,暂缓军功铨叙一年,遣送永川江北指挥部服劳役三月。”

    “是!”

    石铿拿起第二份电报看了看,趁刘长鸣还没出门,急忙叫住:“等等,麻鸭子等人不必解送永川,立即随百里将军和丁先生赴泸州候命。警卫连抽调一个排,马上跟我去泸州。顺便请董指挥来我这里……不,我去找他。”

    刘长鸣是最先看到电报的,护国第一军总司令部来电,总司令蔡锷将军将于七月一日抵达泸州,令石铿前去会面。

    ……

    1916年7月1日,护国英雄蔡锷率护国第一军总司令移驻泸州。当日,泸州军政、法团、耆老、学校、士绅、商会、舆论和民意代表齐聚沙湾码头,迎候从蓝田坝渡江而来的中华民国昭威上将军。

    护国有功的军人们当然在迎候队伍的前列,身穿少将军服的石铿也自然在前列的前列,却居于从成都赶回的赵又新之后,与招讨军的参谋长傅常并肩而立。二人本不相识,却从军服、形神和身处的位置猜出了对方身份,微微点头,相视一笑,传递的信息一模一样——下来再聊。

    当船队还在长江中央水面上时,各界代表们就挥舞着各色小旗,喊出各种各样的口号,将“再造玄黄”、“缔造护国伟业第一人”、“民国之幸、百姓之福”等等荣耀加诸于蔡锷头上。

    事实也确是如此。蔡锷抱病出征,以第一军八千余众力敌北洋军和附北洋川军五万大军,将袁世凯能够调动南征的主力死死地拖在川南战场,不得寸进,还大量杀伤敌军,以至于其主力第七师几乎丧失了战斗力,不得不向护****方面主动要求休战……虽然蔡锷和护国第一军未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