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95 【江永特区】 (第2/2页)
带着几个警卫直奔总司令暂时驻跸的第二梯团司令部。 警卫刚一通报,副官邹若衡就出门相迎,又在一番叮嘱之后,将三人引到蔡锷的病榻前。 蔡锷依然只能笔谈:“知道你们会再来,我一直等着呢,试点计划议出来了?” 丁怀瑾在石铿和蒋百里目光催促下,略一沉吟,组织了说辞后,道:“松公,军事管制即将取消,我等建议省府以江永特别行政区的名义给予行政权。有了名义之后,我们才好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行社会改革试点工作。其一,核查人口和土地分布情况,对土地转让征取150%的高额税金;对撂荒三年以上土地实施强制没收;对佃农、雇工实行最高土地租金和最低工资保护;对农田水利建设,在理清财政之后作为重点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力争在今年之内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村。” 蔡锷轻轻点头,嘴角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 丁怀瑾见总司令嘉许,乃放开心怀继续说:“其二,鼓励工商,特别是鼓励工业实业投资。拟首先组织一个工商考察团赴汉口、上海等地考察,相机引进一些实业投资项目,特区财政给予一定扶持,并筹组特区开发银行以为长期支持。再者,我们拟从军工修械开始着手兴办军事工业为主的矿山、冶炼、铸造、机械加工、化工、棉纱等一系列实业,制定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如今,因欧战需要,生铁、棉纱、面粉、织布等行业都极为兴旺,本地乡绅只需出外考察,便知其利,加之政策鼓励、扶持,投资来源问题不大。铁戈还打算以历次战斗所得敌产之结余部分,用特区公产投资的方式引导地方资金注入。” 蔡锷微微一愣,在纸上写道:“你们有多少钱?” 丁怀瑾看向石铿,石铿回答:“大约一百万元左右。” 难以置信的神情浮现在蔡锷脸上。 “第六旅撤退,第三师给了三十万买路钱;第七师撤退和释放夏文荣等战俘,张敬尧先后给了现大洋、物资,折合约四十万元;永川兵站物资,除当前军事需要之部分外,可折卖五十万元左右。”石铿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半分的藏私:“总司令,这些钱除了用于扩编部队、地方建设之外,职部还打算带一部分去上海作为投资和活动经费,设第一混成旅经理处驻沪办事处。” 蔡锷写道:“账目必须清楚,个人必须廉洁,用途必须得当,吾等做事,当无愧于心,无愧于国民,无愧于天地。” “是!”石铿起身立正道:“职部谨遵总司令教诲!” 蔡锷示意石铿坐下,又让丁怀瑾继续。 “其三,兴办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兴办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此,吾等打算分作短、中、长三期投入实现之。近期内,首先完善各县小学、中学堂,修订课本,引入军事体育教育。中期发展则立即着手延聘各地名师组织特区师范学校筹备处,一边筹备师范学校,一边组织各县教员轮番进修、培训,提高教学质量。长期打算则是待师范学校建成并培养出大批师资力量后,在特区四县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和社会公益性的职业技能教育。” 简短的汇报完毕后,丁怀瑾呈上关于江津、永川、合江、荣昌四县申请特别行政权的报告和可行性分析。 就算没有看到纸面上的报告,蔡锷已经很满意了。他将报告放在枕头边,轻轻拍了拍,表示自己等会儿再看,又在纸上写道:“军事。” 蒋百里以目示意石铿,表示还是由身为旅长的石铿来做报告。 “总司令,北洋政府昨天晚间电委职部为中央陆军第四混成旅旅长兼重庆镇守使。职部以为,我部扩展过速,已经引得各部侧目,如再进驻重庆,必然引发一场波澜。此时,莫如给北京来个不理不睬,不表态,不接受也不拒绝,再看北京的处置而作对应之策。” 蔡锷眼中掠过一丝异彩,赞赏地笑了笑,竟然出声道:“很好。” 嘶哑的声音令三人心头一紧,赶紧劝道:“松公,还是笔谈为好!” 蔡锷写道:“军事善后尤为关要,在蜀滇军、黔军和川军、民军各部纷杂,必须予以整编。如中央确有点编第一混成旅,授予中央陆军第四混成旅番号之诚意,铁戈吾弟可以考虑接受,但重庆镇守使一职绝不可就。” “总司令,接受中央陆军番号,无异于把第一混成旅孤立于在川各部之外!” 蔡锷以威严的目光看了石铿一眼,写道:“心怀国家军队之信念,迎难而上,方为英雄本色。” “是!”石铿再次起身立正。此时,总司令的心意已决明确,第一混成旅接受中央陆军番号,在自外于在川各军,很可能遭受群起而攻的同时,却也能置身于各部争夺编制、军饷的漩涡之外,大可以利用中央陆军之名义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实现四川军政局面的平稳与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