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6 【只身闯龙潭】 (第1/2页)
(感谢书友“70生人”每日一早就打赏支持《铁腕》和老卒!另,求收藏、推荐、书评!) 石铿、蒋百里、丁怀瑾提交的报告中,关于行政和社会改革试点方面的内容,蔡锷一字未改就予以批准,只待北京政府正式任命四川督军之后即正是呈报实施。而军事报告却被批了两个字——再议! 此结果大大出乎三人意料。 他们原本以为最难过关的是申请特别行政区,最简单的就是军事整编和建立三级军事动员体制的报告。事实恰好相反,鉴于总司令身体极为虚弱,他们不便过于打扰,带着满腹的疑问回到仙客来旅馆的客房里,针对军事整编部分再行商议,希冀能找出不能通过的原因来,再行修改。 一番计议后,三人总算有了一点点眉目。 混成旅的编制,无论是中央陆军还是地方军,都没有制定明确的、固定的员额。作为略低师的战役单位,混成旅往往根据驻扎情况、担负的方面战役任务而不断调整编制。有的混成旅只有两个步兵团和几个营的工、炮、辎分队,员额不过略大于普通步兵旅,约为四千官兵;有的混成旅拥有三个以上甚至四、五个步兵团,工兵、炮兵、辎重部队的规模也相应加大,拥有员额甚至超过一万。骑兵部队的配置则因地而异,有的混成旅根本没有正规骑兵,只有担任司令机关警卫的部队拥有骑马通信、侦察、警戒分队。 之所以给石铿所部一个混成旅的番号和建制,蔡锷是经过充分考虑的。如今,北洋政府要把中央陆军第四混成旅的番号给石铿,却并未明示编制员额和点编时间。这么一来,石铿原定的军事整编计划肯定与今日的变化有些出入,被总司令打回来也就正常了。 在原计划里,石铿部下的军力分为三大部分。 即以三个步兵主力团、一个炮兵集群及工、辎部队为主的混成旅八千余官兵;四个保安架子团以四县保安司令部统辖的五千余人;取代团防的各地民兵组织归属四县联防指挥部,建设目标为四千人以上。混成旅为地方或中央正规军,保安团为以县为单位的后备军,民兵则是只拿军训津贴的准军事组织,负责协助维护地方治安,必要时作为主力和后备军的补充。 蒋百里思索一番后,说:“计划不用作太大调整,只需保持目前的四个主力团即可。我想,松坡的意思是在中央点编之前,部队员额尽量扩大一些,等中央点编委员来裁。这么一来就有三个方面的反响,铁戈,你说呢?” “多谢百里将军提醒,松公真是深谋远虑呢!”豁然开朗,由衷感谢之后,石铿说:“点编委员裁撤部分团级、营级建制,减少我部员额,此事可以拿来大做文章,减少川内各部对我军的猜疑和敌意;即便遭到裁减,作为混成旅,我部尚可争取三个主力团的实编实饷员额,对原定整军计划影响不大;第三个方面,既然中央派员点编裁撤我部,曹锟他们总不能再厚着脸皮说,我是帮了你的,你欠了我人情,你……哈哈! “所以……”蒋百里笑道:“搞五个团!反正目前都是现成的部队!等点编之后再视情况调整嘛!” “他不来点编怎么办?”石铿反问道:“拖一个月,咱们的那点钱就要少十多万;拖半年,咱们都可以当裤子喝稀饭了。” “你……”蒋百里瞪了石铿一眼,以教训的口吻道:“你不是会通电全国吗?既然总司令已经就第四混成旅番号一事表态,你就大大方方的通电全国接受中央陆军番号,请中央委员尽快点编、造册后给发军饷、补充军需。至于什么镇守使的事儿,你在通电里提都不要提就是!” 石铿闻言点头,转向丁怀瑾道:“嗯……还是请丁先生捉刀代笔吧。” 丁怀瑾明知石铿是“自幼求学于海外,不通文墨之事”,却故意没好气道:“那你干什么?” “去重庆。”石铿不管二人惊异的神色,说:“人家曹仲公给了咱们一个中央陆军的番号,解决整整一个混成旅的军饷、军需,算一算,这个人情最少每年都值个一百万元吧?恁大的人情不去感谢一下,说不过去吧?再说了,我还想替一个人求情。” “谁?” “李炳之。” “你这个鬼滑头!”蒋百里一听便明白石铿的企图,笑道:“你吃了人家近两个团的人马军械,特别是那个山炮营可谓金贵得紧,一色的德造克虏伯75山炮,今儿又要去做面子功夫,好处都给你沾尽了!人家李炳之要你出面求情?他跟王士珍乃是同乡,自然有王士珍与曹锟说项,轮得到你吗?” “不然,这是一个态度问题。”石铿正色道:“此去重庆乃是缓和永川一战后我部与第三师的矛盾,给曹锟、吴佩孚他们留一个念想,维持目前的微妙关系。再者,既然李炳之多半会重掌第十三混成旅,那我为何不去给他个空头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