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9 背上黑锅 (第2/4页)
万分了……” “……” 楼云听到这里,几乎有些哑口无语。 她必定从泉州佛光寺的管道,听说了身为泉州市舶司监官的他有意为国使后,才开始计划了王家的假寿礼之事。 他与她,正是不谋而和。 至于他现在的有口难辩,她当然是不会在意。 秦从云询问他和那女坊主的关系,分明是认定他们有私交。然而心思电转之间,他知道秦从云必定会把今日的字字语语,甚至一个眼色都不差地告诉王世强。 他否认,也没人相信。 他便也懒得再解释,突然笑了起来。 意味深长。 秦从云一怔。 他不过只是试探楼云的打算,他可半点也不觉得女坊主那母老虎能因为读着佛经,交换几封书信,就能对楼云倾心。 但楼云这是在笑什么? 楼云知道已经引起了秦从云的疑心,传到王世强耳朵里,只会让他更加紧迫,想尽办法要拉拢那女坊主,但这种男女之事他岂不知? 越急越会办砸。 “来人,唤楼大来!” 他不去多想刚才假寿礼的意外,高声向外面吩咐着,唤着他的家将头目,他又看向秦从云,拱手笑道: “还请秦大人去和扶桑那位式部丞协商,今晚本官摆下的管弦之宴,还请他务必出席。” ——这夷女太过难缠,他得加紧把季辰虎说服才行。 而他登岸或是不登岸,扶桑国的国书到底是否有假才是要害。 眼看着楼云唤人,又把他支开,秦从云只能暂时收拾了满腹猜疑,不去多想他和那季氏有什么暧-昧。 他当然知道,他叫家将头目楼大,是为了舱上关押的海贼的事。 虽然那姓季的海盗被捉时,楼云的船正巧和船队失散,所以那海贼被捉时他并不知道详细情形。但王世强既然说那海贼是季氏夷女的三弟,不能就如此斩首示众,江浙几位纲首也纷纷求情,那就是实情了。 他知道楼云在泉州杀海盗杀得绝不手软,怎么在东海上就如此宽宏大量?让那季辰虎舒服地住着上等舱房,有酒有rou地供着? 甚至,他连那几个船副都不追究? 如此胸有成竹? 现在看来,楼云与那季氏只怕早就密信互通了,如此不过是掩人耳目。 “是,大人,下官马上就去见那位式部丞,只不过——” 秦从云却并马上退下,仍然试探问道: “下官万分佩服大人,听说江浙海商里的小货商们传言,这季氏女子已经暗中知会他们加紧备货,唐坊在半年后就会停止山寨货的制造。” 楼云又是意外之至,只能听他继续说道: “她甘愿放弃如此大利,迷途知返,想必是因为楼大人通过了佛光寺主在信中相劝,晓喻佛理,才能让她立地成佛……” “……秦大人过奖了,此事本官实在不知。” 楼云面上客气回答,脸上的笑容已经有些挂不住。 而秦从云还在不断暗示劝说: 让他得放手时且放手,不要赶尽杀绝,断人财路,比如三天前的海上风险,要不是这一回那些搭船的江浙小货主、小海商们走投无路,怎么敢对朝廷命官不敬云云…… 楼云听到这里,已经是满腔惊疑。 他同样不知道,那季氏女子怎么会突然提出在半年后就要停止山寨货的制造。 而那些江浙小海商们居然都以为此事是他主使,他们不去怪那女坊主,反倒个个都恨他入骨。 这样的事情他当然万万没有想到。 三天前的海险,他本以为仅是江浙六大纲首们和福建海商争利罢了,没料到竟然是搭船的小海商们买通了那些船副,隐瞒了台风将到的险情。 难怪江浙纲首们也一直交不出替罪羊,毕竟是众怒难犯。 ——如此,他也算是明了王世强愤而下船的原因。 原来也不仅是那副画像的原因,其中还有如此的误会? 江浙海商只怕人人都以为是他亲自写信劝说了那唐坊女主,毕竟任谁也不会相信,唐坊季氏会仅仅因为要和泉州陈家结亲,就甘愿在婚事说定前就放出风声,放弃如此大利。 没有他亲自出面,唐坊何至于突然如此? “大人,还请高抬贵手,为江浙一带的小海商们留一份余地。两浙路州县各地,小商贩们这些年层层分售山寨货,靠此为生。还请大人劝说那女坊主,不要停止山寨货,好让他们还能继续靠这门生意赚取衣食,不至于家破人散——楼兄六年苦读,金榜题名,为民谋福也不过是如此了。” 秦从云点到即止,微一拱手,便也告退出舱,只余下楼云暗自苦笑。 他缓步在镜画之间,寻了一张交椅坐下。 闭目沉思间,他自知这一趟来到这东海之上,果然遇上了难缠的对手。 如果稍不留意,他为那女坊主不断地背黑锅倒是小事,只怕她也绝不肯会如他所谋,停止对韩参政府里的财源支持。 秦从云的脚步声远去,他陷入沉思。 不一会儿,才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声,他侧目看去,却不是他召唤的家将管带楼大,斜阳照出进来的俊秀人影却是书童俊墨。 “公子。” 只看骏墨的神色,他就知道还是陈文昌那里的婚事有了眉目,便召他上前,细听他禀告, “小人已经打听出来了,王纲首早在离开高丽的时候,就已经和文昌公子提起了江浙海商的亲事。” 楼云点了点头,这件事他也早就料到。 “他在高丽时不至于把亲事说明白,所以陈文昌不上心也是应该。这几天呢?这一门亲事他下船之前就应该安排好了,陈文昌既然来退回画像,应该还有别的动静?他是对江浙海商的亲事动心了?” “以小人看,并不是如此,公子。” 骏墨眼中露出了古怪神色, “这几天的事,小人也打听清楚了。已经有江浙的胡纲首去了陈公子的舱房,出面向文昌公子提起了亲事。他叔父陈纲首只怕还并不知情。江浙海商那边提出来的人选,小人也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骏墨办这些小事,向来是手到擒来,骏墨本是明州城无父无母的孤儿,专在市井街头上混闹的小乞丐,最拿手就是在勾栏瓦舍中跑腿,在下九流的街巷里打听消息 他运道好,五六岁就认识了楼云,时常在他手上讨食吃。他辞去武职后,他居然也不离不弃,索性离开了明州城跟着他在苦修斋里侍候,算是陪着他读了六年书。 楼云出仕做官,他如今也算是在他身边混出头来,是他得力的亲信。将来老管事把他教出来,少不了就是楼府的大管家。 他读了书,给自己取了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