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6 人情旧帐 (第1/2页)
“……寮主难道不知?真正败坏宋货名声可不是我。” 她避开他要船的暗示,微微倾身,也伸手拿起了一枚细绣‘精’工的香包。 她一边在手中把玩,一边微笑看向了阿池,道: “寮主当年带着我去港口里见识过的假货香包,难道有这样的工艺?” 十年前,她只要有机会,就缠着寺奴寮主带她下山去港口。 那时,阿池并没有意识到: 正因为他经常滔滔不绝地说起海边宋船宋货的事情,她觉得他很喜欢这些生意事情,所以才求了寮主: 她每次都带着他一起出来。 他却以为,她仅是为了让他有机会看父母。 所以,他为了要回报她,在港口时他就一直牵着她的手不放。 她知道,他是担心她第一次看到巨大宋船时被吓坏,怕她不小心被挤到海里去; 而她看到宋人就会追上去说话,他也要紧跟着她,叮嘱她不要被坏心商人趁机抱走; 他更会在她兴奋地看着各类宋货时,提醒她不要把假货看成了真货。 他的眼力,让那时并没有意识到古代有假货的她,分外吃惊。 那时八珍斋唐柜之类的假货,确实都是吉住货栈请扶桑工匠做出来的。 真正熟悉宋货的商人很容易区别。 但在她看来,阿池这个从没有去过大宋的孩子也有这样的眼力,只说明他是天生有着商人的机敏。 …… 借着大屋里的光线,他的视线落在她手上的荷包上。 他的眼光从西湖断桥,荷菱相连的江南风景一扫而过。一时间竟然无语。 他自幼在筑紫港附近长大,比季青辰这冒牌本地人更深知海运贸易的内情, 西坊吉住货栈做出来的假货当然远不及唐坊。毕竟她的山寨货,开始用的是唐坊工匠,后来用的是北方迁来宋人的‘精’工手艺。 “看来那两个八珍斋的管事。你已经物尽其用?” 他早就有所怀疑,如今见她如此,便知道没有猜错, “十年前,那两个管事除了为八珍斋在扶桑销货,他们也负责搜寻扶桑流行的图样传回总店。福建老工匠们都是按他们送回来的图样。重新设计八珍斋唐货。” 按外商的要求订做各种中外结合的流行货物,并不稀罕。 唐末时,长沙窑按阿拉伯商人的订货图样,专烧阿拉伯外销瓷,这类订制外贸生意就已经开始了。 她见过的此类古瓷就不胜枚举。 他拍了拍那‘精’美的妆盒。那团扇子秋月‘玉’台上描画人物,分明也就是中牵手看月的唐明皇和杨贵妃。 这样的设计图当然是熟悉扶桑贵族喜好的福建管事们设计出来。 再由宋人工匠们制造。 白居易的是扶桑最流行的汉诗。 她见他已经猜中,笑而不答,反倒说起他不为人知的事情。 “寮主现在和关东行脚商做起了兵器大生意,倒也并不叫我意外。谁让当初带着我去鸿胪馆,告诉我那里有很多宋商的人,就是寮主你?” 她何尝没有十年前的回忆…… 即使现在她为三郎的事坐立不安,但她十年一直没有机会说出口的话。却不能不说。 以后未必还有机会。 ——那是十年前的歉意。 正竖着耳朵的姬墨听得不由一惊,没料到坊主和这寺奴还有如此久远的‘交’情。听起来这寮主倒像是个从小就颇有经商心思的人。 阿池笑了起来,含讥带讽。道: “没错——原来你还记得。” 她看着阿池苍白的脸‘色’,心中暗叹了口气。 放下了香包,搁下了团扇,叠上了层格子,她慢慢道: “我怎么可能忘记。我刚进寺没几天,寮主知道我偷偷到空明大师斋房里偷看汉书时。就给我出过主意。是你告诉我说只要抄写汉书、模仿汉画一定会赚到砂金——” 她凝视着阿池。 看着这位十年前就给她出主意赚钱,曾经与她不谋而合的人。 阿池。在她眼里是远比他季青辰聪明,是天生就会做投机生意的人。 尽管他的人生理想仅是当一名野和尚。 然而回忆中那个十岁的羞涩少年。却因为她的错,变成了现在这苍白的脸,冷漠的眼。 还有他心里,复杂莫明叫人猜不穿的心思。 ——季辰虎选择支持平家,当然少不了阿池替他出主意。 谁知道是不是又一个馊主意? 就和季辰虎要改姓一样。 “后来,在我告诉寮主,我在山下还有两个弟弟要养活时,又是寮主你劝我仔细做旧书面,冒充成古汉书。这样去买给鸿胪馆外面的走‘私’商,可以赚到更多砂金……” 她轻轻地说着当年的事。 听到这里,他也嘴角一扯,苍白的脸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