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族刑秘杀 (第2/2页)
有三虚,不可不思。一曰法制根基未坚,二曰复辟根基未除,三曰多有穷乡僻壤,财货实力不足以养战。治秦之途,首在固法强本,次在除!恶!务!尽!,三在垦发穷困以长财货。有此三纲,秦国当立于不败,可放手与东方周旋。治国安邦,慎之慎之…… 秦孝公虽然对太子嬴稷能有这般见识感到欣慰,但他看完竹简后并未立即表态,而是让嬴稷先回太子府,并唤来上大夫景监召见商君。 嬴稷走后,商君快马入宫,而嬴渠梁却在卧榻上沉沉睡去。商君将黑伯叫到一边,详细询问君上发病及医治的情况,然后立即安排,在君上寝宫之外另腾出一间大屋做政事堂,他要在这里昼夜守侯君上,一应处置国务。吩咐完,商君随景监匆匆赶到上大夫府邸,紧急招来国尉车英、咸阳令王轼,四个人秘密商谈近两个时辰,将一切稳定朝野的细节都妥帖落实,直到半夜三更才散去。 第二天一早,太子嬴稷的嫡长子嬴政回秦的消息惊动咸阳朝野,秦王孙归国探望病重的秦公,这本该稀松平常的事情却仿佛在烈日炎炎的当夏刮起了一场风搅雪。 老甘龙蜗居祖宅,一头银白色须发搭配上纯白色的羽衣,来来回回在屋里踱着步子。 膝下长子甘成跪在坐垫上神情肃穆,看见老夫不住在面前晃悠,心下急躁,慌忙开口: “父亲,嬴稷两个儿子怎么就只回来一个?” 老甘龙捋了捋卷曲在下巴的胡须,颤巍巍开口: “卫鞅此人不简单哪?他越是阻挠哪一个回秦,就说明他越是看重哪一个。” “这是为何?” “没有龙卷风,下不起风搅雪。因为卫鞅深知嬴渠梁还有大动作,就是针对我等老氏族和闭门不出的公子虔,就知不知道说走在前头。” 老甘龙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声苍老的高呼: “老太师甘龙领旨,明日一早邀请百官入太子府赴宴,迎接长孙嬴政归秦,君书完毕。” 老甘龙故作垂死之态,跌跌撞撞匍匐出门,接过君上圣谕,气喘吁吁地恳求道: “老臣已近垂死之人,经不起颠簸,还望黑伯转告君上,让犬子甘成待老夫赴宴。” 黑伯将君书交到甘龙手上,大袖一甩,怒目圆睁: “君上口谕,任何人都必须前去赴宴,否则后果自负。” 说完,黑伯凛然夺门而出。 甘成将父亲扶起,老甘龙目光寒冷,愤愤然大步流星走进寝室,立即写下一片竹简,塞到长子甘成手中。 甘成不明其中意思,疑惑地拿起来念叨: “宴非好宴,大险在前!” 老甘龙盯着甘成,简洁而急促地吩咐道:“你马上将此竹片送往公子虔府,切不可走漏风声。” 甘成目光闪烁,夺门而出,悄悄地直奔公子虔府。 恰在此时,王宫后院之中传出来一片哀乐,太后天年已近,老死榻前。 秦公嬴渠梁慌忙从书房进入后宫大院,摒去左右侍卫,悄悄将一只精巧铁盒放置在母后红玉枕下,而后转身离开。 就在秦孝公离开不久,莹玉公主随女婿卫鞅进到太后寝宫,扑倒在榻前嚎声痛哭。 莹玉公主泪眼朦胧间,伸手摸到母后枕下铁盒,大吃一惊,慌忙看向夫君卫鞅,沉思片刻后将铁盒推到卫鞅眼前,示意让他打开。 卫鞅连忙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母后乃是赢氏族长,遗命当交由本族长辈打开查阅,我等不可造次。” 莹玉点了点头,听到门外传来君上高呼声,她慌忙将铁盒藏于袖中,继续痛苦起来。 嬴渠梁身体颤颤巍巍,脸色苍白,跪倒在母后榻前。 事后,莹玉公主将铁盒交于赢氏族长,赢氏族长将铁盒打开,看到太后遗命血书: “公子虔有异心,实乃大患,本公死后,族刑秘杀,不涉新法。” 莹玉公主和赢氏族长纷纷愕然,但不得不遵从太后遗命,秘密安排族刑秘杀公子虔,而这件事情,他们两人却不得对任何人提起,甚至连君上都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