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0章 昏君与否 (第1/2页)
李幼玮要入宫,还未有侍卫敢拦着。他们二人一路走到梨园,才在门口就被御林军金吾卫请了。 “国公夫人请留步,臣去通报一声。”这个侍卫是李迅一派,心知拦不住,还想着进去通个信。 “我来见爹爹,什么时候需要通报?”李幼玮未作理会,抬脚便往里走。萧铭瑄瞧见院外还有个红袍的官员等候,想必是前来递消息的御史,便当作没看见。 这次杨贵妃李远都不在,李幼玮先问了李迅好,而后坐在明皇身侧,“爹爹,我这么久不来看你,你生气了么?” 明皇大乐,“爹爹作何要生你气?” “不然怎么会三司都惊动了。”李幼玮噘嘴,嘟囔道:“昨日才和瑄哥哥回来,便给那个刘庆拦在明德门外,害得人家还跑了趟大理寺。今日又这么大动静,三司一起下文书,逼着瑄哥哥去御史台问话。烦死人了,一点都不让人清静。” 明皇看了眼李迅,柔声道:“谁让你不准赵良进宫告诉朕?朕早早知道,又哪里有这么多麻烦事?” “我不想爹爹担心嘛。”李幼玮撒着娇,“不管,我快生辰了,爹爹还没预备我的礼物呢。” 明皇捏了捏她的脸蛋,“正巧,迅儿方才说,迁儿在滇南履立军功,朕觉得他既然想明白,到底还是该回来。便给你个恩典,让怀儿也回来吧。” 李幼玮未曾料到明皇会出此言,拿眼角看了看一旁淡笑着的李迅,正搜肠刮肚想对策,萧铭瑄已然开口。 “陛下,七哥还是留在博山做他的郡王吧。”萧铭瑄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对明皇道:“否则他若是回来,陛下还得为他的婚事发愁。再一个,又哪里找得到像他那样的父母官?只怕临淄的百姓舍不得吧。” “朕倒是忘了这个。”明皇一拍脑门,对李迅道:“便依着你先前所说,召迁儿回来,任御林军领军卫统领吧。” 李迅躬身道:“儿臣遵旨。” 他的目的达到一半,又见萧铭瑄李幼玮都来了,便知道御史台那边败下阵来,索性不提一字,只陪着明皇解读曲文,又过了半个时辰才告退。 没了外人,李幼玮自然欢呼雀跃起来,拉着明皇的手欣喜道:“爹爹,原来华山这般险要!您当初是怎么上去的?我和瑄哥哥花费那么多时间,也只爬上了北峰西峰,其他的真是望而却步呢。” 明皇冷了脸,“你们当真私自出去了?” 萧铭瑄忙道:“是臣不对,只顾着陪她散心,忘了如此作为着实不该,陛下息怒!” 明皇心下安慰,但面上仍旧带着怒色,“你不该如此轻狂,忘了多少人眼睛盯着你。若今日是满朝文武俱言有罪,你该如何是好?” 萧铭瑄一愣,对明皇这般言语有些纳罕,但他还是躬身道:“臣不在乎满朝文武,只在乎陛下,和天下百姓安危。” 萧铭瑄答的直率,没有丝毫犹豫。明皇沉默地看着他,似乎想搞明白,这个年轻的臣子所说的话,到底是否是他真心所想。 一时间梨园内安静无比,便是李幼玮也只能屏住呼吸。明皇在考量萧铭瑄的忠心,虽然没有避开她,但如今也非她可以开口的时候。 半晌,明皇冷声道:“老四想些什么,朕一早就知晓。” 他是大唐的皇帝,开扬盛世的缔造者,一手将大唐带进最为繁华的顶端,又怎么看不透李迅所思所想?然而满朝文武,看出明皇心思的,不过寥寥几人罢了。 萧铭瑄沉默,而后道:“陛下既然知晓,为何不阻止一二?” 明皇敛去方才的冷然,后背微微佝偻着,“昔年明帝陛下登基前,长安惨遭玄武门之变。朕登基之时,亦满手鲜血。我李氏族人血脉稀薄,都是人祸。朕登基后便曾立誓,不能再容许此等事件发生。佑儿性子柔和,朕信他并不会做出那等手足相残之事。但也因他太过柔和,朕不得不借着势头看看朝堂。如今满朝文武,想必你也看得清楚明白。” 萧铭瑄抬起头,“只是忠良贬黜,陛下便忍心?” 萧铭瑄此言颇为僭越,卢有邻忙着给他使眼色。萧铭瑄不为所动,明亮的眸子看着明皇,让明皇都为之失神。 明皇不知想起什么,眼神缥缈起来。过了半晌,垂暮的明皇才道:“在你心中真正的臣是哪样?”他未等萧铭瑄回答,便自顾自说道:“审时度势,能屈能伸,这才是懂得留存的良臣,是我大唐需要的臣子。魏灵运差了些,唐飞彦亦太飞扬。你做得虽说尚可,但不如谢家谢珏。” 萧铭瑄暗自思索明皇的言下之意,越想越觉得百思不厌,当真是金科玉律一般。 “陛下所言,臣定铭记于心。臣是武将,虽说志在疆场,但亦不会因此躲事。” 明皇点头,“幼玮,朕对你的驸马说教,你不会怪朕吧?”他忽而又变成那个疼爱子女的长者。 “您教他做人做事,哪里是说教了?” 是夜,明皇摆驾麟德殿,离开待了半月的梨园。忠国公夫妇陪侍,明皇下旨留宿大明宫麟德殿偏殿。 幼年之时,李幼玮便在此成长。这座偏殿本就是她在宫中的寝殿,这么多年,她倒当真没有留宿几次,但摆设还是按着她的喜好增减。 明皇沉浸于谱曲多日,劳累得紧,连杨贵妃带着李远过来请安都没见,早早便歇了。 卢有邻待明皇安置,放心不过李幼玮这边,备了些她喜欢的吃食,亲自带人送了过来。 “大监,你怕我吃太少么?”李幼玮捏了捏自己的脸颊,笑嘻嘻道:“你看看我脸上的rou。” 卢有邻如同看着自家闺女一般,“还是没几两。你们年轻人,食量大,便是忠国公只怕也用备些宵夜的。” “有劳大监,您不必这般客气,叫我铭儿就是了。”萧铭瑄亲自斟茶递上,“自打回了长安,大监多次提点,总算有机会致谢一二。” 卢有邻接过茶盏,饮了半盏,笑道:“忠国公这话老奴心领,但礼不可废。时辰不早,你们早些安置,老奴先告退了。” 送走卢有邻,李幼玮屏退了侍候的女官,打开窗户,对萧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