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不盖主_第90章 昏君与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 昏君与否 (第2/2页)

瑄笑道:“阿瑄你来看,小时候我最爱在这儿看太液池。”

    萧铭瑄依言过去,双臂舒展将她圈在怀里,抬眼眺望窗外月色下的鳞鳞波光,长舒口气道:“我当真没料到陛下会这般问我。”

    “爹爹从来都不是老糊涂的人,以前是咱们误会了。”李幼玮放心靠在他怀里,“想来爹爹会召见四哥,慢慢打消他的念头。皇室人脉凋零,爹爹不愿多做杀伐,也是一片仁心。但我……”

    “但只怕,四爷是万万不肯罢手。”萧铭瑄捉住李幼玮的双手,说得有些心疼:“其实你我均知,他是不肯罢手的。只怕陛下的愿望,是要落空了。”

    “自古以来,凡涉及皇权争夺,又哪里存幸?”萧铭瑄看着不远处浩荡的太液池,“你我在此观景,殊不知这水波之下,又埋葬了多少无辜性命。”

    “宫中再好,还是家里自在。”李幼玮被萧铭瑄的话说动心中痛处,转过身来,“无论如何,七哥还是不要回京最好。”

    “便是太子经此一劫,将来对他也会多加防备,不若离得远远,落个干净。”

    皇六子前蜀王李迁被召回京的圣旨才出长安城,明皇降旨忠国公府的消息便四散开来。兵部尚书空缺多日,虽由李迅兼任,但一直裁决不下。

    未曾想明皇不经朝议,直接命萧铭瑄回朝接任,竟是夺了他的孝期。

    旨意一发,李迅再也坐不住,当即入宫面圣。

    今日明皇和杨贵妃在蓬莱殿谱曲乐,兴致高昂,见他来了,明皇先道:“十月将至,冬狩的事宜准备如何了?”

    “禀父皇,一切妥当。儿臣来就是问问父皇,贵妃娘娘和远儿是随行还是依着旧例,直接去华清宫?”

    “爱妃自然是先去华清宫,她身子骨弱,远儿还小,你怎么糊涂了?”

    “儿臣心下明白,但还是得父皇御口亲言,才能做准。”

    杨贵妃放下鼠须笔,盈盈道:“陛下来看,这一段可好?”她竟然根本没有听明皇父子对话,专心写谱。

    此时美人露容,一颦一笑间俱是风流万种,便是李迅,也对这个庶母为之目眩。

    他收敛心神,思量片刻,斟酌道:“今日听闻父皇旨意,要忠国公执掌兵部,儿臣以为不妥。”

    明皇正在心中默演曲谱,闻言神色不变:“为何?”

    “忠国公虽说军功卓著,但毕竟未及弱冠,恐不能服众。况且他毕竟在孝期,二弟又是新丧,父皇此番夺情,儿臣以为,未免不妥。”

    明皇执笔边修改曲谱,“朕琢磨几日,觉得魏灵运不懂军事,迁儿一介武夫,更不成气候。偏偏那日他入宫来,朕考校考校,倒是堪用。至于你说他年轻不得服众,却是你不懂了。军中最尚勇者,萧铭瑄当的。”

    李迅心下焦急,瞥了言一旁的杨贵妃,示意她也开口。杨贵妃装作未曾看到,低声和明皇说着这般改好像显得不够开阔云云。

    明皇此番下旨,没漏出半点风声。聪颖如杨贵妃,早已知晓是断更改不得,示意干脆不要多费唇舌。

    而李迅是借着萧铭瑄的事情,来试探明皇是否有意改立储君,因而不免改了往日洒脱作风,显得婆婆mama起来。

    杨贵妃所说曲谱,明皇听的满面喜色,又改了几段,终于放下笔,“半年心血,多亏爱妃,否则朕也不知能不能完成此曲!”

    杨贵妃明眸含笑,“陛下天资之高,世所罕见。如此曲乐,非陛下不得完成。陛下乘兴去冬狩,待我到了华清宫,好生演练才是正理。”

    “爱妃所言甚是。”明皇笑道:“迅儿,若没用午膳,就留着一起吧。”

    “是。”

    他着意陪着明皇,按住心事曲意逢迎,话说得不多,但都在点上,逗得明皇再无半点不快。午膳之后,杨贵妃先行告退,临走之时对着李迅微微摇头,示意他不得冒进。

    秋冬交替,太液池边的花草早已凋零。明皇让卢有邻带着侍卫离开,负手绕着池边,缓步走着。

    李迅跟在他身后,一时间不明白明皇此番有何深意,只好驱除杂念。抬眼看着如今的萧瑟景象,不由得心下有些悲凉。

    “其实朕的所有儿子里,你是最像朕的。”

    “父皇谬赞,儿臣不及父皇远矣。”

    “佑儿生性柔和,迁儿只知杀伐,怀儿是个榆木疙瘩。只有你,文武兼备,心机手腕也都尚可。”明皇停了脚步,远远看着天边飞过的候鸟,李迅这才注意到,他胡子边上都有些花白了。

    李迅屏息,他想要的答案就在明皇口中,呼之欲出。他欣喜若狂,既然他最像明皇,那么是定然能得到储位的。

    “但你只有这些最像朕,心地着实不知跟了谁。”明皇转了口风,“迅儿,罢手吧。”

    自打他十来岁起,人生最大的目标,便是只有一步之遥的储位,大明宫内的东宫。

    李迅努力了许多年,习诗书修武艺,为的都是那高高在上的龙椅。

    “父皇,儿臣能知道是为何么?”

    “你用力过猛,”明皇未曾转身,却已然变换语气,“不仅在手腕,也在心性上。方才你问朕爱妃和远儿如何安置,朕说你明知故问,你怎么答的?”

    “儿臣心下明白,但还是得父皇御口亲言,才能做准。”李迅苦涩笑道,哪里知晓明皇竟然借此早已定了乾坤。

    “现下朕便给你明白。”明皇看着暖阳下的波浪,“收了心思,你将来定能成为一代名臣。佑儿的性子柔和,断不会为难于你。至于迁儿,他本就和你亲近。”

    “为臣为贼,都在你一念之间。”明皇转过身,看着他,如同看着一个陌生人,“朕需要将来有个人制衡萧铭瑄,你二人互为制肘,于我大唐江山百利而无一害。迅儿,你意下如何?”

    明皇以帝王之尊,和自己的儿子平辈论储位,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迅挣扎良久,终于后退一步,双膝跪地,拱手道:“臣,遵旨。”

    明皇长叹口气,伸手抚着他的额顶,仰头不知想些什么。而李迅眼中明灭不定,终于成为滔天恨意,寂灭入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