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5章 中饱私囊 (第2/2页)
喝酒,怎么一喝就醉成只软猫儿。” “我也不知道呀。”李幼玮钻进水里,而后在池中游了几圈,才浮出来,“方才我记得好像下雪了。” 萧铭瑄只露出个脑袋,“嗯,下雪。再过些时日,咱们得去华清宫,今年年节在那儿过的。” 李幼玮游到萧铭瑄身前,带着歉意道:“害你不能在家,真是……” “说这些作甚?”萧铭瑄伸臂,李幼玮自然而然依偎过来,脑袋贴着他胸口,那块木牌因着几年贴身,已然包了一层深色,变得有神采。 萧铭瑄时不时抚过她腰间,口中说着些闲散事,难得悠闲。 侍剑来看了三四次,每次都见着侍画盘腿坐在外房,在灯下看着话本。时间久了,侍剑不免低声问她:“怎么这么久?” 侍画没理会,这时候一声几乎低不可闻的吟哦之声传出,侍剑愣在当场,忙躲着脚红脸跑开。 眼见着萧铭瑄领旨,要在十二月初离开长安,去往华清宫。兵部不论哪一派别,均松口气。 但就在这关节口中,御史台一名御史在早朝之时递了一纸奏折给太子李佑,言兵部借着募兵一事,谎报人数,虚领军饷,中饱私囊。 言辞之间,兵部上下一丘之貉,更在折子里公然挑衅萧铭瑄,说他到底年轻,又是武将,是坐不得当朝尚书的。 上官元虽知晓兵部几乎是李迅囊中之物,但难得萧铭瑄有这么大的破绽,他当机立断,“往日里从无此事,国公方走马上任,又一力增加募兵人数,御史台也言之有理。殿下,臣以为应着三司共查。” 李佑皱眉,“刘御史,你这般诋毁,可有证据?” “臣乃言官。不过臣亦知晓,捕风捉影胡言乱语是言官大罪。臣有一些证据,但还需殿下遣人细查才是。” 李佑揉了揉眉眼,“国公,你有何话可说?” 萧铭瑄看了眼一身正气的刘牧,“刘御史,你这般污蔑于我,有何意图?” 刘牧大气凛然的说道,“路不平,有人铲。我既然知晓此事,便该做御史的事情,以对得起这身官服!” 萧铭瑄点头,对御阶上的李佑执礼道:“我兵部并无不妥,请殿下准许三司共审,以还我清白。” 上官元见机不可失,立即应道:“殿下,臣亦觉得此事非如此不可!” 李佑为难道:“丞相,非如此不可?” 上官元目光灼灼,侧眼看了看萧铭瑄,道:“非如此不可!” “本宫以为还是应该派人禀告父皇,再行定夺。”李佑放下手中的白纸,凝眉道:“朝廷六部之一,当朝国公,若这般说查就查,也未免……” 他话音未落,刘庆已然开口,“殿下多虑,臣不认为我兵部会有此事,请殿下准许三司会审,还我兵部上下清白!” 李佑见众意难违,只得道:“既如此,三司会审兵部虚领军饷一案。刘御史是上奏者,便由刘御史为监察,刑部侍郎关旭、大理寺少卿谢珏共审理。” 李佑点罢人员,冷冷道:“年节将至,本宫不愿脱的将士们不得安心,便只给你们十日,查个清楚明白。十日之后早朝,告诉本宫结果。” “在此之前,泄漏案情者,杀无赦。” 众臣只道李佑是为萧铭瑄考虑,连刘庚都放松了神色,却没人瞧见萧铭瑄眼底流露出一抹戏虐。 这出戏,他不过站着便好。真正要上台的,是方才那几位三司的官员罢了。 为了避嫌,萧铭瑄自然在府中待着,足不出户。三司前来问话的官员,也被他好生请进外书房,来人却是少卿谢珏。 萧铭瑄不说公事,先论私情,脚才跨了一半门槛,已然开口道:“上次的事情,还未对谢兄说个谢字。今日兄长过府,还请多留半日。” 萧铭瑄说得是那日大理寺外谢珏指点李幼玮出头一事,谢珏也不多言,“国公客气,您这儿风景独好,我这人脸皮也厚,沉香好景是惦记很久了,不知可否有缘一观?” 萧铭瑄笑的更是畅快,挥挥手道:“吩咐下去,今日午膳摆在沉香亭,备上一壶黄酒来!” 二人分主客坐好,竟然只字不提会审一事,只讲风花雪月、南北趣事。 等到午膳时候,果真摆宴沉香亭,烫了一壶陈年花雕,七八样精致小菜,连李幼玮也过来,三人又是一场大笑,浑然不知府外多少人等着结果。 谢珏酒量浅,只饮了三五杯便已微醺。他凭栏观池,“虽非正时,但看此间残荷寂寥,亦当浮一大白。” “谢兄大才,屈居十载,这份心性小弟便赞服。”萧铭瑄执杯站在一旁,“如今谢兄清凤乍啼,小弟愿为助力。” 他二人临风叙话,话音都散入风中。李幼玮隔着一盘狼藉看去,唇边浮现出柔情似水,满眼只有萧铭瑄一人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