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104章 投诚 (第2/2页)
幼玮抱着萧铭瑄的脑袋,才叹出这么一声来。 白日里萧铭瑄在兵部当值,正为御林军新晋士兵的名单头疼,萧云上前一礼,面色有些疑惑,“老爷,丞相求见,说是核对募兵文书。” 萧铭瑄放下手上的文书,“请进来,备茶。” 上官元来此怎么会为了核对文书?不仅萧云疑惑,萧铭瑄亦好奇起来。 上官元相貌堂堂,身长八尺。若非早知他品行低劣,行为不堪,只怕见着的人都会对他心生好感。 这人脸皮够厚,进了屋自寻了椅子坐下,翘起左腿,露出皂靴来,几十岁的人了,还是显得轻浮孟浪。 略客套几句,不多时萧云进来上茶,又给萧铭瑄送了一叠文书,才欠身离开。萧铭瑄示意他在外看着,别让外人贸然擅入。 “忠国公莫慌。本就是奉上意,来看看募兵的文书罢了。”上官元扫了一眼萧铭瑄的桌案,笑道:“本官也不过走个过场。那些东西,忠国公自行定夺罢!” 萧铭瑄往后一靠,眯着眼睛道:“丞相无事不登三宝殿,若只为此,倒叫萧某诧异。” 上官元不在乎萧铭瑄这讽刺的话,只低着头抿茶。他不着急,萧铭瑄自然耐得下性子,干脆继续审查文书。 这一下得有半个时辰,萧铭瑄已然选了三十多个,上官元才有了动静。 他不轻不重地放下茶斗,“铛”得一声,萧铭瑄下意识抬了下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上官元淡笑,“此话忠国公意下如何?” 萧铭瑄心下透亮,已经明白上官元此行的目的,又立即犹豫起来,若如了上官元所愿,如何对得起尚锦莜尚锦旭姐弟?若回了他,驳了面子是小,对大局也有影响,又不知该枉死多少? 萧铭瑄拿捏了下,“圣人从不如此。” 上官元哈哈大笑,“忠国公军旅出身,可从未听人说起你还看那些圣贤书!依我看来,那都是糊弄愚民的。偏生我那爹爹信的很!但结果如何?” 他面有得意,又道:“教导大哥二十年,就教出个那等丧尽天良的货色。再说忠国公府当年世子之争,满长安的谁人不知?如今萧庆年母子已死,您也算大仇得报!” 萧铭瑄打断他,“姨娘殉情自杀,我没发觉已是不安。二弟坠湖溺亡,每每思及,皆是因我照顾不周才会如此。都不知将来百年后,九泉之下有何等颜面去见爹爹。丞相这话说错了,由始至终,忠国公府世子俱是在下,并无旁人。” 萧铭瑄刻意不掩面上沉痛,看了眼上官元,继续道:“哪里来得争呢?不过是有心人,乱传罢了!” 上官元被萧铭瑄看了这一眼,竟然老脸一红,这才想起眼前的人虽然岁数小,却是手握重权的一方大员,不得小觑。 他眼见如此,也不再顾左右而言他,郑重道:“国公,今日前来,我也只有一事相商。你若应承,咱们合则两利,岂不美哉?” 萧铭瑄也不再看那些文书,看着上官元,等待他的下文。 “本官是来投诚的!”上官元一语惊人,惊到了萧铭瑄,也甩开了他心里的包袱,干脆换上个恭敬的神色,讪笑道:“以往我老眼昏花,信错了李迅那个小人。我年纪大了,也不在乎这些,但总得为家里老小考虑。国公家里也是大族,该懂我的苦处。” “自知之明我是有的,不求其他,但求将来能平安度日就好。至于这官位嘛,殿下说怎么就怎么,我不敢奢望。”上官元是聪明人,虽然政务能力差劲,但为人圆滑,懂得投其所好。他揣摩李佑萧铭瑄心思,也明白是断看不上他的。但为了将来荣华不减,说不得,这张老脸得放放。 “陛下撤换吏部户部的心思明显,但一直未有撤换丞相的心意流露,想必国公也是看得明白。” 上官元笃定道:“陛下身子骨硬朗,太子殿下恐怕还得等段时日。这段时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怎么也得有个三五载吧?下官不才,愿为太子殿下效犬马之劳,弥补多年来的失误!等太子殿下君临天下,下官亦心甘情愿告老。这样给太子殿下个好名声,也让年轻人驰骋天下,又有何不可呢?” 萧铭瑄放下茶斗,心下挣扎,诚然,明皇如今态度明显,但丞相一位却从未流露出别的心思。如若此刻上官元倒戈,对李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也诚如他所言,只要明皇不动心思,他的丞相之位确实稳固,可为李佑用上几年。 但此人小人行径,当年做下毒父杀兄的大案,亦逍遥法外至今,甚至知晓者甚少。看他方才言语,竟然对此大言不惭,根本毫无愧疚。萧铭瑄答应过尚锦莜尚锦旭姐弟,定会助他们堂堂正正为上官宏翻案,报了此仇。 言犹在耳,如今恐怕,是要食言了。 萧铭瑄闭上眼睛,讲这些杂念全部藏入心肺,再抬头之时已然春风满面。 “丞相所言甚至,想必太子殿下亦如此想法。” 上官元一喜,心知这就算商定了,忙起身执礼道:“既如此,就谢过国公、谢过太子殿下!我所求无非荣华富贵、一生平安。还请国公应承!” “自然如此。” 上官元知道萧铭瑄一诺千金,不由彻底放松下来,“明日早朝,我便让大家都看到如今形势的变化。时日不早,就不打扰国公公干了。本官先行告辞!” 萧铭瑄点头,高声唤道:“萧云,送丞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