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不盖主_第123章 贵妃殉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贵妃殉葬 (第1/2页)

    宣帝三十四年腊月十三,有星划过西空。是夜明皇于麟德殿驾崩。

    次日,李怀着大丧之服上朝,着礼部宗正寺治丧。

    而李幼玮一身缟素,滞留宫中,准备着明皇临去前布置下的最后两步棋。

    金安仁拿到了明皇印着行玺的密旨,由萧氏的钉子护送入蜀。他只道这是一种保护,却不知这是尚锦莜等人商议后布下的杀局。

    若金全不依圣旨,还有一批暗中跟随的钉子便会行刺杀之举,断不会将金安仁白白送还给一个将要谋逆的大臣。

    他们几经商议,均觉如今形势,由金安仁携带明皇旨意,许诺金氏世袭舒意侯,迁入长安。

    就算李怀将来有心秋后算账,也得掂量掂量这封旨意是明皇所下。用一个世袭的侯爵,换整个蜀南道的太平,怎么都合算。

    而明皇的第二道棋,便是下旨,命杨贵妃殉葬。

    “朕老了,糊涂多日,妄自害了你们。”将死的帝王面容平静,看着自己的小女儿,笑道:“朕知道幼玮为一件事,不知如何是好。爹来为你铺最后一次路。”

    “袁玄洪此人在历代不良帅里,并非出彩的人物。”明皇闭上眼,一字一句道:“他野心不大,做事只能说是有分寸,但是个重情义的人。也是因此,那夜此人没有现身。”

    “爹爹……”李幼玮赶忙握住明皇的手,“这些事女儿和七哥都会解决,您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调理好身子。”

    明皇手心里是小女儿温暖的小手,心里也再没了那些纷扰,淡笑道:“嗯,都听兕子的。”

    明皇养了养神,对赵良道:“待会儿你去含凉殿传旨,赐杨贵妃香珠八串,以贤妃礼,殉葬泰陵。”

    一语落下,李幼玮陡然睁大双眼,不可置信地看着病床上的明皇。赵良也打碎了手中的药盅,慌忙跪地。

    “爹!我朝未有殉葬一事,您这般……”明皇此举为何李幼玮自然明白,但此等举措会给这位帝王带来怎么的污名,却是李幼玮绝不肯容忍的。

    “朕意已决,你们都不必再劝。”明皇低声道:“袁玄洪得到消息定会秘密潜入,到时候就是我儿的良机。与其漫天撒网,不若守株待兔。到时候……”

    明皇目光坚定,将一生的智慧都化作这寥寥数语,教给自己的女儿。李幼玮边听边含泪点头应下,服侍他喝了赵良另取来的汤药,才和赵良同去传旨。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不过七八年光景,杨贵妃成为大唐最为尊贵的女人。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但自淮王谋逆后,杨贵妃因杨氏叛乱牵连,幽闭含凉殿。

    这座宫殿便彻底成为冷宫,除了当值的侍卫和留下伺候的宫女内监,再无人愿踏足。

    今夜却是异于往常。

    前来宣旨的不仅是如今跟随明皇的大监赵良,随同一起来的还有那位没有封号的“公主”——李幼玮。

    侍卫战战兢兢打开幽闭的大门,李幼玮眯了眯眼,和赵良一同踏入。

    明皇虽不肯再见杨贵妃,但一应供给从不短缺。含凉殿还是昔日的繁华,而它的主人,正一身华服,端立在正点中,看着进来的人,默不作声。

    腊月十九,是明皇的头七。按着之前的旨意,今日是杨贵妃自尽殉葬的时间。

    不过几日功夫,那位雍容华贵的妃子已然憔悴不堪,一身孝服更显得风流弱质。

    尉迟安心下暗叹一声,挥挥手示意手下的侍卫替换掉含凉殿的侍卫。赵良将三尺白绫奉上后,二人共退半步。

    尉迟安执礼道:“臣恭送娘娘。”

    杨贵妃贴身的侍女们早就被撤换,此时身边跟着的是三个中年女官,俱恭谨跪下齐声道:“奴婢恭送娘娘。”

    美人儿凄惶一笑,素手抚过赵良托盘里的白绫,捏着一角缓缓提起。

    这一生恍惚如大梦,本以为入宫之后会寂寞到死,却忽而独得宠爱。她和明皇琴瑟和谐,只道大唐的皇帝陛下是她应有的良人,却终于发现,那个伟大的帝王眼眸深处,只有一个死去的人。

    他爱的不过是自己年轻的身体、还算高超的琴艺,终究不是那个胡须阑珊的袁玄洪可比。

    这个瘦削男人终身未娶,看她的眼神那么炙烈。在明皇不能发觉的时候,几乎毫不遮掩。

    杨贵妃这才体验到什么是坠入爱河,什么是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而李远究竟是谁的儿子,她自己也分不清楚。

    自己苦守几月,到了这般田地,他是不会再出现,来救自己了吧。

    也罢,对于一个眼睁睁看着亲生儿子离世的女人来说,死亡不过是最好的归宿。

    杨贵妃将白绫丢给女官,等她们挂好在房梁上,等她们布置好“自尽”的修罗场,甚至眉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