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不盖主_第124章 信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信物 (第1/2页)

    兄妹二人回到李怀如今居住的清晖阁,李怀命人送些宵夜过来。

    “无论如何身子要紧,meimei你还是少费点神思。要再这么憔悴下去,要我怎么和父皇阿怀交待?”李怀眼见李幼玮瘦削下来,难免心急,“我知道自己差得远,但我到底年轻,踏踏实实跟着学就是。幼玮,你放心吧。”

    国事的沉重非但没让这个年轻人产生丝毫迟疑退让,更加激励他在此等情势下,愈发虚心求教,废寝忘食。

    满朝臣子都以为他会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但两个月下来,连谢璧也收去轻视的心思,专心辅佐这位被赶鸭子上架的帝王。

    李幼玮摇摇头,将国库空虚一事低声讲了出来,叹道:“四哥目光远大,若非阿瑄未雨绸缪,只怕他非得成功不可。国库无银,安西又拿什么平定?我怎么能不忧虑?”

    李怀亦皱紧眉头,“可前日铁晋还说,能支撑得了的。”

    “他不过是个能臣,若论阴谋诡计,哪里是四哥的对手。陛下,你可得快做打算。”李幼玮长叹口气,却被李怀啐道:“说了多少次,我就是你的七哥。这里连外人都没,你再跟我见外,我可真生气。”

    李幼玮俏生生看着他,心知他语出真诚,但礼仪如此,她正要再劝,却听李怀道:“父皇一生雄才伟略,和母后亦琴瑟和谐。但母后离世,父皇在这偌大的皇宫之中,所过的日子难道不孤独么?”

    “幼玮,七哥不想做寡人的!如今只有你,是七哥唯一的亲人了。”李怀看着自己绣着金龙的常服,苦涩道:“其实父皇想要立你的时候,我很开心的。因着我不用担起这担子,还可以向从前一样做个潇洒的诸王。”

    “七哥。”李幼玮拉住李怀的手,“是幼玮错了,今后咱们还跟从前一样。”

    这时候赵良带着几个小内监送来夜宵,兄妹二人都用了些。李幼玮神色和缓一些,从怀里拿出不良印,递给李怀道:“七哥,你还得赶紧遴选出个合格的不良帅来……”

    李幼玮话未说完,李怀根本没接印,“就你了。”

    他见李幼玮一脸愕然,“不良人太过要紧,若是大哥在世,恐怕还知晓一二。我本来就一知半解,万一选错了人,岂不是危害更大?不若交给你,定不会所托非人,也能全力支持阿铭平西,岂不是两全其美?”

    “七哥……”李幼玮还欲推辞,李怀已经下定决心,对赵良道:“大监,你去拟了旨,李幼玮为不良帅,统御天下不良人,重建安西土蕃各地分支,全力支持平西。”

    他想了想,“对了,父皇的行玺就给李幼玮,行监国之权,便宜行事。”

    李怀站起身,“算算时日,抱琴也快带着你的小侄子到了。幼玮,我这一生只想放肆这一次,你可不能跟着魏灵运那几个混劝我。”

    心知李怀初登皇位,虽明白那些俱是良臣,但到底心里隔着层,他是不肯将不良人交给个泛泛之交的。何况李怀说得对,只有给自己,才能保证全力平西。李幼玮便点头允诺。至于明皇行玺,她也的确有私心,不愿归还。

    而李怀所谓的任性之事,她也早有预料。

    自和萧铭瑄倾心相爱,她也无时无刻不盼着李怀和抱琴能有好结局。于是李幼玮也站起来,和李怀并肩立着,“热孝期立后,自然是妥当。但抱琴依旧是忠公府的奴籍,此事还得想个办法……”

    “不必,就这样吧。”李怀拦住她,“不然万一……”

    李怀点到即止,“如此最好,不过便是忠国公府成为我大唐第一国公府,能如何?”

    眼瞧着李怀渐渐有了帝王的胸襟气度,李幼玮但觉欣慰,这是自小疼爱她的小哥哥,将来他的成就,也是她的骄傲。

    萧铭瑄将安牧公主晾了好几日,等到她不耐烦开始堵萧铭瑄的门,却发现这位大将军秘密出城,根本不在敦煌。

    门外的韦斯抓抓脑门,对安牧道:“国公今日不回,您还是请回吧。”

    安牧一阵气闷,对着这个面向憨厚的大块头也无计可施,只得瞪了他一眼,闷闷不乐地转身离开。

    韦斯等她走远了,才浑身一个机灵,这个女人不好惹啊。

    萧铭瑄是去了阳关,和秘密返回的韦谦碰头,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消息。

    “丛苍不日抵达,这次可以给他个狠狠的教训。”和萧铭瑄一样,韦谦对于初次带兵的六王李迁信心满满,否则他也不可能在此时机离开龟兹。

    李迁擅攻,这点不假。但和他同去的,还有顾央这位昔年韦谦一手提拔上来的副将。与其说韦谦信得过李迁,不若说他知晓顾央的底细。

    舅甥二人纵马缓行,一路说着时局,韦谦老谋深算,萧铭瑄洞若观火,越说越觉投机。

    末了,韦谦易长笑道:“好孩子,果然没辜负我们这些老人家对你的厚望。你能有这份常心,安西又怎会不平?须知你爹爹在安西耽搁多年,为的就是一劳永逸。丛苍看似风光无限,不过是烈火烹油,能绚烂一时,得不到长久。”

    “这也是我奇怪的地方,按着我对此人的了解,断不是有勇无谋之辈,何以行事如此?”萧铭瑄满腹疑惑,直到此刻才和韦谦说了出来。

    “只怕四王的meimei,远比咱们想象中更有手腕。”韦谦朝着逻些的方向看了眼,“阿铭,战场虽然在此,但不妨将目光放长远。此战之后,我大唐该如何和土蕃交涉,比此战更为要紧。”

    “嗯,阿铭理会的。”萧铭瑄紧了紧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