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0)放弃一点点 (第2/2页)
没问过吧”他低头看见了我手里抱着的期刊:“你……想写论文吗?”他好奇的询问着。 “嗯,是啊。” “想写什么?” “关于‘女’人的。” 祁函的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关于‘女’人的什么?” “某个地方吧,具体哪个地方我还没想好。”我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 祁函笑着点了点头:“‘露’‘露’”祁函的表情里有很多的犹豫,好像有话想说。此时是下午的…钟陆陆续续有提前下班的同事从侧‘门’经过,半熟脸的同事都会忍不住回头看我们一眼,祁函长舒了一口气:“我们再约见面吧,今天我先走了。” 三天后的晚上祁函给我发了短信,只有短短的三个字:看邮件 我打开邮箱的时候发现,祁函发过来一个邮件,我打开一看,发现他整理了二十条关于‘妇’科学方面的论文题目,每天挂了十篇的文献连接,而且他还把主要的相关段落翻译成了中文。这封邮件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关于学术的方面的内容,可是怎么让我看过之后变的心里觉的如此沉重呢,隐约觉得这像是祁函给我的某种暗示,他‘花’了这么多心思,那我要回报给他什么呢? 2010年的‘春’节和以往的不同,今年的除夕之夜是二月十四日,这似乎是我过的最热闹的一个****节了,接到了很多人的祝福短信,连冰冻了两个多月友情的李貌也作了破冰旅率先祝我‘春’节快乐。当然还有……楚杰和祁函。 大年初二一大早就接到了祁函的电话:“我们去庙会吧?我们上学的时候不是每年都去吗?而且都是初二去。”祁函的语气里充满了兴奋。 我则觉的越来越沉重了,我犹豫着不知道要不要去。 “看在我帮你整理论文的份上。”祁函的这句话出来我想我没理由拒绝他了。 初二的地坛庙会,人真的很多,我跟祁函站在‘门’口看了会舞狮表演,然后就顺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慢慢的向里走着,祁函的脸上挂着开心的笑,每个摊位似乎都能让他站在旁边认真的看一会,我看着他此刻的样子,真的不觉的他像是个二十八岁的男人,眼前仿佛还是那个一跟我逛庙会就会跑去跟我比赛套圈的大男孩。 我们边走边逛了一阵,两个人都低着头不知道要怎么说话,似乎一开口的第一句话,总会是:还记得吗? “我在美国的时候‘交’过两个‘女’朋友”祁函低着头,小声的说着。 终于不是‘还记得吗’开场了,我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一个是新加坡人,华裔另一个是教授的侄‘女’,美国人”祁函低着头依然小声的说着话。 “祁函你跟我说这些干吗啊?” 祁函转头看着我:“我觉的你有必要知道” 他盯着我像是在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然后他长舒了口气:“所以我……已经不是……”祁函的表情僵持在了原地,像是在努力表达他下面想表达的内容,可是半天也挤不出下面的话来。 看的我汗都下来,我真怕他被自己的话给憋死了。 “处男?” 我这个词说出来之后祁函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极力的作着深呼吸,看着我点了点头。我忍不住笑了出来,我们俩整个俩极端,我是敢说不敢干,他是敢干不敢说,这事闹的可真有意思了。 “你会原谅我吧?”祁函一脸真诚面容的直视着我。 “什么‘乱’七八糟的啊”他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我变的真的有点生气了,我转身朝地坛的大‘门’走去。 祁函追上来突然拉住了我,我转过身来皱着眉头看着他:“祁函,你是不是以为我在一直替你守着呢?我告诉你我没有你不在的时候我‘交’了好多男朋友”这句话一出口自己都觉的没有半点说服力。 “你‘交’多少我都不在乎,但是你现在没有” “你‘交’‘女’朋友就‘交’‘女’朋友,你不是了就不是了。你跟我说这些干吗?” “我们从新开始吧?”祁函很认真的看着我,“我想和你从新开始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你” 我抬着眼睛看着祁函那副认真的面容,心里想着他说的这些话。我看了他很久很久…… “怎么开始?” 祁函被我这句话问愣了?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不知道我问这个问题究竟是想要说什么? “到哪结束?” “为什么非得要结束呢?我们就不能好好的在一起吗?” “怎么好好的在一起?” “你可以跟我去美国啊我可以给你幸福的生活的。”祁函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说实话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你当初为什么不跟我一起走,如果你跟我走了,没准我们现在在美国就有个家,有好几个孩子呢。我真不明白你是不是就这么对我没信心,你是不相信我会一心一意对你,还是不相信我能给你好生活啊?” “祁函,我相信你的能力比你说的还要大,但是我们是两个人,我可能也会有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对,你一直都知道你自己想做什么,不像我,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只是在做大家希望我做的事,可是大家对我希望都很高,做起来都很难,我拼了命的去实现大家对我的希望,可是我发现在你眼里却还没你做的事情一半有价值。你就不能放弃一点你心里想做的事吗?你当初哪怕放弃一点点,我保证你都会比现在幸福。” 祁函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把我甩在当地转身朝地坛‘门’口走去,我想他现在心里肯定很生气,因为此刻这种场景又会让人想起我们在小树林里的那次谈话,那时候他哭了,这次他没有,因为那时候他去美国前途还是未曾可知,现在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但是此刻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他最后的这句话,真是如同一把利剑刺穿了我的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