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皇权更替 (第1/2页)
登上太极宫与内城之间的安福门,遥望长安外城那一处处小如豆腐般的里坊,由然而升的是一种说不清的骄傲。 这座城市,不、是这个天下,都仿佛将被控制在手中…… 侧过脸望着站在女儿墙前俯视城楼下方长街的父亲,李持盈静静地微笑。 连她都有这样的感觉,大概阿爷现在也会这样想吧虽然从他平静的面容中根本就看不出什么异样,可她总觉得今天阿爷的背脊格外拔。 听到后急促的脚步声,李持盈回过头去,看清来人,不眉毛掀了下。 正沿着石阶缓缓而上的人正是一戎装的李隆基。可是不同之前她刚才在宫中看到的神采飞扬,李隆基此刻上背负了数根荆条,面色冷沉。上得城楼,见得李旦,倒头就拜。 回过头来,望着李隆基,李旦温然而笑,眼中并无半分责怪之色。可李隆基仍是沉声乞求道:“儿擅做主张,还请阿爷责罚。” 默然数息,李旦上前一步,亲手解下李隆基上所负荆条,这才扶起他含泪道:“我儿为我李唐江山社稷甘冒此险,为父自惭不曾相帮,又怎么还会怪责呢?”说罢,已拉着李隆基一同行至女儿墙边。两人并肩俯视长安城。 耳听城下渐渐多起来的人声,俯看那些不知是自己涌来还是被兵士带到城墙下的百姓。李旦欣然笑道:“我儿诛杀韦氏一党,实乃伟业。果然,还是母亲慧眼识英雄,李氏众多子女中,唯有我儿最似先祖……” 李隆基闻言,面现激动之色。不过这份激动一闪即逝,垂眉肃目,仍是一副恭顺之色。 没有再看李隆基,李旦传过头去,俯视着城下百姓,大声道:“诸位百姓,吾乃安国相王李旦,先帝之弟,高宗之子,于此向诸民宣告……”他每说一句,城下便有兵士大声重复。十步一传,将李旦所说的每一个字都传遍全城。 听得城下传来欢呼之声,李持盈凑近女儿墙,俯视而下。但见城下军民齐欢,更有人倒地跪拜,山呼“万岁”。 她皱起眉,直觉有些不妥。正在思忖,那带头叫“万岁”的男人已经站起来。看那穿着一绵缎的男子有些面熟,李持盈还没想清这人是谁。 李隆基已指着城墙下大喝:“好个赵履温,你这依附韦逆,为安乐营造新府邸劳役百姓的恶贼,正寻你不着,竟还敢跑到这里来献媚此等黑了心肠的反复小人,该杀” 他一个“杀”字出口,城墙下立刻有兵士跃众而出,抓住那仍在手舞足蹈叫着“万岁”的男人。一刀斩下,已将他砍倒在长街上。 血花四溅,不只李持盈与李旦看得呆住。就连城墙下的百姓也惊呆,吓得惶恐不安。就在死样沉寂中,却突然有人大叫:“这该死的恶贼,当为了建安乐的府邸占了我的地,拆了我的家,又把我当猪狗一样奴役,天幸郡王为我等诛杀此獠,恨不得死其拆其骨才能消我心头恨。” 那穿着一寻常灰衣的男人,一面大声叫着,一面扑向那倒在地上的尸体,竟真的张嘴大咬。因有他带头,周围的百姓也不再躲闪,也纷纷扑上前去。用刀子用牙齿,争抢着从那尸体上弄下块来。 看来心慌,李持盈忙抽而退。转过头去,正好听到李旦正皱眉道:“三郎,事已经完结了,便收兵吧莫要再流更多的血……” 李隆基应诺,并不曾反驳半句。又体贴地扶着李旦转往城楼下走去。 可是,这一场杀戮并没有因为他一句承诺就立刻停止。除了午夜时分已死去的韦党首脑,今天白被诛杀的韦氏一党更多。 听说宗楚客乔装改扮想要混出城去,却被士兵发现乱刀斩作一滩泥。 韦后的妹婿李邕和那个娶了韦后母后常常自称是皇后阿爷的窦从一更是亲手杀死了妻子以盼能以此保住命。只可惜,哪怕如此,他们的首级仍挂于城头任人唾弃。 才当了十几天女将军的贺娄氏被手下斩了首级,尸被丢进枯井。而城南韦氏巨宅中,连才满月的婴儿都尽皆死于刀下…… 这一场杀戮,比之有唐以来任何一场政变都要来得更残酷更狠辣。死于非命者其中也有些根本就不是韦氏一党,而被无辜杀害的。就是在迟迟而来的“首逆已诛,余党不究”的诏书之后数月,仍不时有被追赐死罪或流放千里的官员。 这一场政变后,不单只韦氏一党,就连武氏家族,也有许多被株连成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