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又一春 (第1/2页)
第十七章又一 开元十八年,长安。~ 正值明媚,长安街头,游人如织。虽然不是集市,可因着游的人多,便是宽敞的长街也显得拥挤无比。 就在熙攘的街头,一辆轻车缓缓驶来。虽然车驾简朴,没有半点标记,可一路行来,却有无数行人避让。就连长街另一端,策马而来的绯袍官员,远远望见那坐在车辕上的昆仑奴,也勒住马头,下马避让。 此时,却有一人,正从东市漫步而出,远远望见那辆众人回避的马车,不大感奇怪。“这是什么人?竟然这样嚣张,竟连三品官员都要避让三分……” 他一面说,一面就往前倾近。可不知怎的,原本就站在他前面的老丈立刻闪到一边,回走开时,还用怪怪的眼神瞥他。 隐约的,他听到有人在笑:“外来的乡佬知道什么呢” 挑起眉,着一蓝布襕衫,尤带风尘仆仆之气的男人突然冷笑一声,竟在众人嘲弄的目光中而出。 大声吟道:“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去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他这样大胆,挡在车前。口诵不敬之诗,周围众人早已色变,纷纷伸手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可这外乡人,却仍是抬头,竟是半分畏惧之色都没有。反倒瞪大了眼睛望着那勒住缰绳,皱眉看他的昆仑奴。 大眼瞪小眼,瞪了半晌,那昆仑奴突然一挑眉,喝道:“兀那酸才,便是要献诗,也要分场合,我家贵主眼下没有时间听你的诗,你快快退开……” 外乡人闻言一愕,竟不冲口道:“贵主?”这,好象与他之前所想不大一样啊难道这车中人,竟与刚才他从明门过来时看到的那一群斗鸡童子并非同党的?糟了,若这车中真是位公主…… 他心中忐忑,还在思量要如何了了此事,车里已经传出一个温善的女声:“听这文士所做之诗,倒是个忧国忧民之人。朝光,拿了我的贴子与他,请他来观中赴宴便是。” 随着说话声,便有人撩起窗帘,一张三旬开外的美妇探出头来,冲着他一笑:“好生拿了贴子吧下回可别再在街上做这样的诗,让贾昌那帮小子听见,少说要暴打你一通” 他怔怔地上前接了贴子,一时却不知说什么,只是莽撞地抬头往车中望去。幽暗的光线下,隐约闪过一道丰盈的影。只是他还未看清,那美妇已经变了脸色“呸”地一声合了帘子,又啐道:“瞎了你的狗眼,胡乱看什么?” 他面色一变,竖起眉来,沉声喝道:“某乃凉昭武王暠九世孙也,亦是宗亲,小小奴婢岂敢如此无礼” 车内传出低低的一声轻喟,那唤作朝光的美妇一声冷笑,似乎是要说些什么,却被另一个拦住。只听得一声含糊的低语,马车便又徐徐而行。 他怔怔地望着马车的远去,紧捏着的拳头渐渐松开。才低下头要去看那张描金的名刺。 他还未曾细看,却突听得一声轻啐,他愕然看着黑色皮靴上那一口浓痰,怔了下,才怒而抬头瞪视面前的粗汉。 那粗汉显然是个武人,抱着肩膀,不善地瞪着他,又不屑地瞥着他腰上系着的长剑。 “不过是个摆设罢了”粗汉冷哼着,一肩膀撞在他上。 被撞个趔趄,他大怒回,就要拔剑相向。一旁却有一老丈劝道:“那文士,你也不是毛头小子了,怎还可做此张狂之举?说来总是你的不是,好好地说什么大话呢?要知道,就是咱们高祖皇帝也才是凉昭武王的七世孙,若你是武王九世孙,岂不是今上的族祖了?这样的大话怎可妄言啊” 旁边便有人起哄:“老丈理他做甚?他这样的大话就是到宗正府,也不过是被赶出门罢了……” 被说得面红耳赤,他大声怒道:“我李白岂是说谎之人?尔等休要辱我” 他一声大喝,原本还在喝斥他的人便静下声来,过了半晌,才有人惊问:“莫非竟是李太白当面?真是那个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李太白?” “正是某”李白捋了下蓄着的胡须,虽然表现得谦卑,可眼中却难掩得意之色。 静默片刻,还是那老丈笑道:“先生此番,倒是占了便宜,既然得了玉真公主的名刺,想来必会与观中盛宴之上名扬长安。老汉先恭喜先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