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冠_第十七章 又一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又一春 (第2/2页)

   “玉真公主?”李白闻言,先是一惊,续而大喜。他还未入长安,便已经知道玉真公主的大名。都说玉真公主求贤若渴,凡是能于她府中酒宴之上做得佳作之人,不过半便能扬名长安。没想到,这样误打误着,他竟能遇上此等美事。

    心中欢喜,他忙向那老丈施礼:“多谢老丈吉言……老丈,敢问,这长安城中,可有一个名唤持盈的女冠?”

    那老丈闻言,失笑出声:“先生刚才不就与公主说过话吗?怎么如今还要来问?”

    李白一怔,续而恍然大悟。他怎么这般糊涂,刚才那昆仑奴和那美妇可不是有些面熟?而且,玉真公主不就是女冠吗?

    惊喜交加,可不知为什么,却又有淡淡的怅然。说不清,心底那翻涌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可,隔了十年,他依约而来,那人是否还记得他呢?

    呆怔许久,他才茫然若失地回过神。在熙熙人流中穿过,就在几乎随着人流走出城外之时,他突然猛地回头,寻了个闲汉,在前引路,一直奔往玉真观。

    远远的,便望见那壮美的道观。待近了前,更觉这样华美的道观,竟可与宫相比。忍不住在心中赞叹一声,他丢了赏钱与那闲汉后,才整理衣物,步上台阶。

    玉真观的门,一直是大开的。虽然此刻未近黄昏,门前并无什么人,却也有不少文人模样的人在四周徘徊。

    瞧见李白,便有人往前凑:“这位兄台,可是得了名刺的?”

    李白冷眼扫过,只是冷哼一声,径直上前。对着守在门前着道袍却更似宦官的男子淡淡点头,递上那张描金名刺。

    那道人接了名刺,细细看过,便尖着嗓子道:“这位郎君,酒宴要在每黄昏才举行的,您不如再等等吧”

    李白皱眉:“某并非来参加酒宴,还请你通传公主,就说蜀北故人来访。”

    皱起眉,守门的道人上上下下打量了李白,才回首使人进去传话。

    负手而立,李白压下心中激dàng),面上只作淡然之色。过了足有一刻钟时间,门里才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哪位是从蜀北而来?”一个女声轻问,却不是之前听到的。

    原本正待转的李白顿了下,这才慢慢转过去。抬眼望去,却见门里站着一个面容清秀的妇人。依稀有些面熟,他便笑着上前拱手为礼:“正是敝人。不知夫人是……”

    “不敢,这位先生唤一声秋眉便是。”秋眉打量着李白,迟疑道:“可是紫烟家人?”

    李白立刻皱起眉来,“某并非胡县令家人,更不是受县令娘子所托而来。”

    秋眉“咦”了一声,想了半晌,忽然惊道:“难道竟是那骑牛的……”

    李白面上一,却还是颌首认了。秋眉不笑起来:“果真是故人。只是先生来得不巧,我家贵主却不是观中,而是往终南山去了……”

    李白一怔,还未说话,秋眉已经平声道:“不过无妨,观中的酒宴还是照常举行,先生黄昏时尽管来便是。一样会让先生如意的。”

    默然无语,李白迟疑着,抬起头来便撞上秋眉看似平和却隐隐有丝嘲弄之意的眼眸。刹那间,他有些赫然,又觉愤然。便是有心借此机会扬名,可他凭的仍是真才实学,这秋眉一介奴婢,凭什么嘲笑他?

    虽然有些怒意,他却是不显,只是抱拳笑道:“如此,且容某思量。”

    转而去,李白越想越觉恼火。可除此之外,却又有深深的失落。怎么竟会这样错过呢?

    垂眉思忖,他突然便笑了出来。便是玉真公主她去了终南山又如何?这时候,他追去还不是一样能见到?

    既然想见,便要相见,他李白几时也这样婆妈起来?

    主意一定,他便立刻回了客栈取了马,毫不犹豫地出了长安城,直奔终南山。一路急驶,寻着那辆轻车的遗迹直上终南山。

    山峰奇峻,自山上往下望去,便能看到长安城。遥遥城郭,整座方城便如千陌纵横,又如一盘宏大的棋盘。座座府宅,便如盘上棋子,点缀出一派繁华气象。而皇城中那魏巍的宫,即便是从终南山上看,也是那样威严,有如九宵之上的宝一般,令人向往……

    “总有一天,我会站在那座宫中……”他低语着,仰起头来,突然发出一声长笑。笑声中充满了无比的自信与傲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