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冠_第二十章 惜取眼前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惜取眼前人 (第1/2页)

    第二十章惜取眼前人

    开元二十年,洛阳。~开元观后观。

    秋雨蒙蒙,透着浸骨的寒意。湿透的衣衫紧紧贴在上,让她的边也在微微发颤。可李持盈却仍然跪在李仪的坟前,不肯离去。

    整整两年,她留在洛阳陪伴着阿姐度过了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虽然总有抹不去的凄伤,可这段子,却是十几年来,她最平静的时光。

    就在阿姐在弥留之际,她缍放下了所有的心结,不再怨恨不再纠结,甚至能微笑着面对怨恨了近二十载的兄长。虽然不过匆匆一聚,李隆基便又返回长安。可兄妹携手相望,恩恩怨怨,尽于一笑间泯灭。

    “怨了太久,连自己都觉得累了……元元,你不要为阿姐伤心,阿姐现在很开心……真的,马上,就可以见到袁师了……你听到那乐声了吗?”

    李持盈先是愕然,因李仪发直的眼神,不由得回头望去。后,自然是空无一人。

    “阿姐……”她哽咽出声,哪怕阿姐去得平和,朝廷更对外宣称金仙公主飞升成仙。而她仍是抑不住满怀悲痛之。

    “公主……”后传来低唤声,然后是一具温暖的怀抱将她紧紧拥住怀中。

    半侧过脸去,李持盈揪着后抱着她的王维的衣襟,将脸埋在他的前,任泪水滴落在他本来就已经被打湿的衣襟上。

    两年前,她匆匆赶来洛阳。甚至不曾向重逢的王维打过半声招呼。却没想到,王维竟会在她之后追到洛阳来。那时候,她仍犹疑不绝,无法定下心来。还是阿姐拉着她的手温然道:“真是个傻妮子,难得边有个人,该珍惜才是。怎么还这样犹豫呢?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才是……元元,你要好好把握啊”

    因为阿姐的劝慰,她才终于又和王维走在一起,在洛阳度过了一段平静的子。每里,除了陪伴阿姐外,便琴瑟相和,诗酒为乐,虽然平淡,少了在玉真观时的喧闹,却是从心底里感到快活。

    “从前,我很是不喜欢洛阳……那时候,真觉得这里是一座大大的牢房。把我困在这里,动弹不得。可是现在,真希望能长留在此,再也不回长安……”

    她倚在王维的怀中,在月下低语。听着他低低回应“好”时,不笑生双颊。

    “真是个傻郎君,难道你真肯陪我在此一世吗?我是年纪大了,可你……”回过头去,她轻抚着王维的脸,柔声道:“正当壮年,怎么甘心就这样深居简出,隐于山野呢?”

    王维目光微闪,沉默片刻后握住她的手,笑道:“若是五年前,我或许还会觉得不甘,可是现在……公主,只要能同你一起,便是长居山野,又有何妨?只要,你莫要与我争辩佛道谁孰谁非……”

    李持盈失笑,虽然甜在心头,却没有把王维的话真正听入耳中。到底,还是在第二年的天返回了长安。

    只是这一次,她没有再象从前那样堂而皇之地直接向皇帝举荐。而是转而向时任中书令,也就是左相的张九龄推荐了王维。就在第二年天,王维终于又入朝为官。虽然仍不过是八品小官。却不再是太乐丞之类的乐官,而是右拾遗。虽然官小却言不轻,这小小的言官,可直接向圣人进谏,算得上是朝中一个重要的职位。

    冬去来,四时更迭,时光就这样地如水流逝。他们的生活平平淡淡,却也让她觉得舒服至极。

    整里,读读道经,写写大字,听着王郎的琵琶,诵着他的新诗。~偶尔,也会从外面得到些新诗。

    李持盈最赞那李太白的奇雄绚丽,总觉他的诗直如鬼神之作,可惊天地。便叹数年前因她匆忙赶往洛阳竟至错过了,实在可惜。听说,李白也曾留连长安一载,却最终无功而回。这样的事,让她既觉意外又觉是意料之中。那不肯弯腰低头的男子,想必这回是吃足了苦头。只不知,现在的他,会不会也象王维一样,因曾经的挫折而洗去一傲骨……

    每每想到此,她隐隐有些惭愧之。虽然已经过了那么久,可当年王维被贬出长安到底是因为她。

    不知她的心思,王维拈着李白的诗,虽然也是称赞,却是淡淡笑道:“此人令我嫉……贵主,我听秋眉说,你与李白曾有十年之约。只不知那十年之约过后,贵主心中可还有他?”

    李持盈大乐,虽然不知秋眉究竟说了什么,可是她看王维故作吃醋的眉眼。便笑吟吟地挽着他的手臂,把头枕在他的肩头,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