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二六章 借钱 (第1/2页)
大公主笑骂道:“那东西凌冰冰的,又不好克化,谁大冷的天做它?独萱丫头爱磨牙,往日也没见如何吃,怎么巴巴儿的想起这一口?”大公主虽然这样抱怨着,可脸上笑意不减,并且叫了外面伺候的小丫鬟去唤平mama。//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大厨房的人正预备午饭,忽听闻大公主钦点了平mama的名字,唬的平mama不知所措,还是同来的传讯的小丫鬟悄悄透漏了来意,平mama这才放宽心。大家一面口中喊着恭喜恭喜,一面又暗自羡慕平mama的好运道。 平mama往日在厨房里不过是做些汤品之类的活计,因身份低,所以不曾得大公主单独召见过,倒是君山县主没成婚的时候,大厨房进献夜宵,有几次是平mama提着食盒去燕园,偶然几次,竟被县主记住了名字。 平mama是个细心的人,往正房去的这一路上,不动声色的问着凝萱的近况,那小丫鬟只挑拣了几句不要紧的说,余下时间闭紧双唇,并不给平mama打探的机会。 还没进屋就已经听见里面笑语不断,平mama心中一喜,大公主是个出手阔绰的,只是平时难得一见好心情,更难得被平mama这样的粗使婆碰上。 “殿下,大厨房的平mama来了。” 里面笑声渐止,平mama不敢抬头张望,就觉门帘被掀起,一阵香风骤然吹拂在脸上,平mama偷偷的翻了眼皮往上瞄,是县主身边原来的丫头笑槐。 “笑槐姑娘好。”平mama和笑槐是老相熟,有几道汤品还是她手把手教会笑槐姑娘的呢! 笑槐轻声道:“小丫鬟告诉召你来的缘故了?”平mama忙不迭的点头,赔笑道:“难得世妃还想着奴婢这一手酸辣皮冻,不过老辈儿人都说酸儿辣女,可见世妃是要儿女双全的。” “哪一个说儿女双全?”大公主的声音已经破帘而来,笑槐赶紧冲平mama使了个眼色,引着后者往里进。 大公主笑呵呵的看着地上站着的平mama:“便是你说世妃能儿女双全?” 平mama心知,当年的都希望女成家后和顺安泰。便狠狠挑了几句奉承的话与大公主说。“奴婢虽然不会号脉看诊,但这些年家里亲戚家生孩,奴婢都是要帮把手的,世妃一看就是有福气的模样。儿女双全尚是小事,关键是世妃宅心仁厚,福泽绵长,也定会惠及孙。” 大公主乐不可支,指着平mama与众人笑道:“瞧瞧,瞧瞧,这哪里是个厨房里炖汤熬水的mama。分明是大材小用了,就冲你这句话也该赏。” 平mama狂喜,跪在地上不断叩首。 “你先别忙着谢本宫,等嘱咐你的事儿料理的明白妥当,本宫的赏赐一并给你。”大公主就将凝萱想吃酸辣皮冻,又怕这皮冻对孕妇不好的事儿说了出来。 平mama在来的路上早就想好了妥当的法,所以只略沉吟了一会儿便说道:“殿下瞧这样可否?奴婢虽然擅做皮冻,不过另有一样舀手的绝活儿可和它媲美。用上等的荞麦粉做了面条。擀的细细的,用大骨头熬成了汤,多多的加了辣香醋。这么冷的天保管世妃吃了还想吃。” 凝萱早在平mama开口形容的时候就自动自觉的在脑海里跟着遐想,不等平mama说完,凝萱已经不争气的成了小馋虫了。她忙笑道:“那就有劳平mama了。” 众人见凝萱馋的不行,笑得前仰后合,大公主更是险些岔了气儿,好容易能开口说话,“既这样,索性就多多做几碗,我们大伙儿一起吃个痛快。” 平mama应声而去,大厨房新得了命令。先紧着平mama的东西准备。有人和面,有人熬汤,有人调味......平mama俨然一个调度分明的大管事,不大会儿就将一碗碗鲜红酸辣诱人的荞麦面条端去了正房。 平mama的手艺果然不差,面条筋道香滑,吃一口足叫人暖到了胃里。众人吃的汗流浃背。凝萱因是孕妇,大公主不敢叫她多吃,可也是大半碗了,至于在北地呆惯了的顾云霆、赵煦两个,身边堆满了盛面条的大海碗,看样就知道喜欢的紧。 赵煦吃完最后一口,抬头就看见媳妇可怜巴巴的瞅着自己......手里的碗,他立即明白,这是没吃饱啊,赵煦心疼的不得了,可又不敢真叫凝萱多吃,只好笑着与大公主道:“姑母,不如把平mama借给我们用几日吧,免得凝萱想吃这一口却没人像平mama的手艺。” 大公主被磨的不行,只能答应了。平mama却有点为难,她丈夫儿都在顾家当差,大公主却只叫自己到王府做事,这可如何是好。 凝萱瞧平mama并不似欢喜的模样就明白了几分,她轻笑道:“母亲最心疼女儿,不过女儿可不是大肚弥勒佛,哪里能日日只吃这面?若是偶然想打打牙祭,叫了平mama做一碗罢。倘或为这个专程叫平mama去王府,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不如叫笑槐跟着学两日。” 大公主恍然道:“本宫怎么就忘了她!”大公主忙招手唤来笑槐,握着笑槐叹道:“这丫头忠心的很,她和碧潭伺候你,本宫最放心不过。今后你主日常饮食都由你来主持,等萱丫头生下小世,本宫记你和碧潭一大功。” 平mama像是被人用大铁锤捶在了胸口上似的,憋闷的很。她虽然不愿意和丈夫儿分开,可那到底是亲王府,并不是公主府能比的,她若要了去,无论从低位上,从身价上,都不是一般仆妇可比拟的。平mama忽然后悔的要死,只觉得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就这样被笑槐给抢走了。 她果然在后来的教导中掺杂了许多私念,并不尽心尽力,这且是后话。 再说凝萱等人第二日回了王府,赵煦忙将喜讯告诉了恪亲王。恪亲王坐在书房里愣愣的呆了一上午,等再出房门的时候整个人多了几分神采,吃午饭的时候虽然有些难为情,但到底答应了赵煦夫妻俩,暂时留在京城,不做遁入道门的打算。 时光流逝飞快。这一转眼元月便过,京城回暖,元宵佳节之后残留的热闹劲儿又被忙忙碌碌的生活消散殆尽。赵煦率御林军三百人于禁宫之中大显身手,德宗欣喜大周有如此强兵悍将。不但大加赞赏赵家麒麟儿,更大笔一挥,给兵部拨了多两成的粮饷做军费支出。 直到春闱将至,凝萱才渐渐放宽心,只当自己前期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赵煦因练兵一事又风头再起,成了京中年轻一辈的权贵人物,来王府攀附关系的人多了一倍。赵煦唯恐累到妻,摆足了冷脸,找他商议正经事儿可以,若哪家不识趣的派了夫人或太太来打搅世妃养胎,赵煦可没好脸给对方。时间一长,大伙儿也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再不敢造次。 恪亲王虽然留在了王府,但郭王妃却还是入了流云庵做了俗家弟。凝萱曾担心流云庵的主持师太心怀不轨。会借着郭王妃对王府不利,赵煦却笑着告诉她,早在几年前流云庵那位能言善辩的明月师太就仙逝了。至于死因,流云庵上下口径一致,都只说是风寒。德宗虽然不信佛,但也决心插手流云庵俗务,吩咐内府选了一个没落世家的小女儿做了流云庵新任主持。因有内府在其中斡旋,流云庵渐渐有抬头的迹象,风光比不上孝慈师太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