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谪仙人 新 (第5/7页)
!只是可惜了这大好夜景啊!”李白回身探入船篷、、、、、、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xue。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巍峨高山,青翠秀丽;挺拔青峰,秀峦锦簇。漫步山间小道,细小泉流飞泻,云雾缭绕,瞬息万变,李白揽风踏翠而上,行至一摩崖石刻下,仰观品鉴诗文,欣然笑道:“果然不愧谢工,好一派匡庐奇秀!” 愈是接近细流汇集处,雷声轰鸣愈响,李白顿觉惊奇,可是四周开阔,花树繁阴环绕着一潭深水,缓缓而动,并无异样之处,不觉叹道:“这自然鬼斧神工,果然不为凡人探究。呵呵,美景如斯,只是可惜了~” 蜿蜒山道,石阶印苔,山上细流汇聚成潭,潭边有一缺口,潭水由此流泄而出,李由在四周也似模似样地观赏景致,看这流水隐入山间树深处,听着公子的意思是想一探这声响由来,不由也想着一探流水去向,仔细观察探寻了一番,终究寻得一树荫间隙,隐约台阶掩藏其下,发现下行石道,不禁兴奋,遂指着一处花团锦簇遮掩的地方,唤道:“公子,这里有石道下行,正好可以看看这流水倾泻何处。” 两人摸着石道岩壁,缓缓而下,轰鸣声震耳欲聋,渐渐近了,树丛之间依稀可见飞白流瀑,李白更是欣喜若狂,几个步子便攀援而下,到达一处伸向飞瀑的石台,望着眼前浩大湍流,口中直道:“好,好~” 此处山坳,流泉飞瀑,冲击声阵阵雷鸣,飞溅起水雾氤氲,四周山峦成鼎足之势,映照红日,隐隐若白虹,七彩流转,俯身探视,斗转直下如飞白横练而过,散霞瞑瞑。 一旁的李由可就没这份鉴赏功夫了,飞瀑溅落的水珠雾气打湿了全身,让李由不由耷拉着脑袋,自认倒霉,瑟缩在石台角落,看着李白那兴奋到颤抖的身影,不由嘀咕道:“看来,公子这回又得诗兴大发不可咯!” 果如李由料中,如此美景,又怎能不尽兴抒怀?李白闭目养神,感受这飞瀑流泉的气势,酝酿胸中浩然之气,沁人之水汽徐徐入鼻,心中一片澄澈,口中缓缓和声道:“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话音未落,语音传响未绝,自空谷中遥遥而来,不绝如缕,“南华老仙发天机,吐峥嵘,开浩荡,高论奇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一鼓一舞,浩荡天门,烟蒙沙昏,檀赫昆仑、、、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缤纷八荒之间,掩映四海之半、、、” 邈邈玄机,飘飘仙语,李白闻之,欣然循音而望,一道人由天梯而下,云雾伴身,青紫映照,恍若游仙。 李白不由仰慕其姿,遥声问候道:“道兄风姿卓如,不知师法何处?寻道之人李白在此行游,有幸得见仙家仪态,信可乐也!” 那道人,耳力甚好,遥遥朗声道:“贫道司马承祯,不知方才诗作,可为道兄所作?!” 司马承祯?李白骤闻此名略显疑惑,如此风姿怎可能声名不显?这时,李由附耳说了一句,李白方才幡然惊喜,急忙回道:“道兄可是天台司马子微当下?方才之诗作,涂鸦而已,不足当听。” 司马子微由远而近,略一打量李白,气宇轩昂,资质不凡,观其行,仪态豁然,风姿傲岸,一片清风明月之象;闻其言,自在谦逊,平和从容,一派气度怡然之风。 自出道至今,由京城而来,司马承祯从未见如此风姿之人物,心中不由大感欣然,回答道:“正是在下。不知道兄那诗作何以不足,可明告在下否?想来,其后必有佳作。” 难得遇到道教大师,李白心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哪敢在道兄处自夸佳作?!不过是即兴之作,不登佳雅之列。不知道兄行经此地,欲往何处?” 寻一石阶,相对而坐,司马子微容貌焕发,笑言道:“概倦凡尘俗扰,欲往南岳衡山。道兄除方才之诗作,可另有佳作,有缘相遇,不若共同赏鉴?” “道兄所言甚是。方才感悟之时,胸中已酝酿两首,吟诵完一首,便闻道兄仙音而暂歇,得遇道兄幸甚,可与共赏拙作,幸至矣!” “呵呵~不足言夸,不足言夸!”司马子微恬然摆手道。 “此篇名,匡庐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站立对瀑朗声诵道。 司马子微闻之,韵目体微,豁然睁目,击掌应和,道:“由繁至简,削去繁杂不住,有乾坤神韵其中,一言而为中山势,一言而作飘渺辞。道兄,果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不当谬赞,不当谬赞!呵呵~”李白亦摇头笑言道。 “若道兄无尘俗杂事,可与同游此山否?”司马子微慨然邀约道。 “幸甚,同去,同去!”李白尚未回话,一旁的李由早就不耐喊道。 李白不由一愣,与司马子微相视一笑,相携而往。 司马子微、李白、李由三人,乘兴游山,兴尽而别。 (九) 江上客舟川流,两岸车水马龙。 一叶扁舟,野渡汉江,白鹭巡岸,顺流而下。 两岸文人墨客,三五成群,赏花踏青,不时有箫声笛乐飘扬,此间平和,愉悦河山。 李白泛舟江上,置酒畅饮,抒怀悠歌,幽幽浪潮拍泽岸,郎朗浩歌长扁舟。 “风和日丽正当午,怎能无歌相映?”李白一壶浊酒自斟自饮,微风轻抚,两岸行人悠游踏青,微语而言,情不自禁,曰: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李由闲坐,侍候一旁,随手藉一断木作节拍应和。 李白又是浊酒满口,溢流顺着短须淌落,飘香悠远,接着一句: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语罢还入口浊酒,遥遥舒畅,李白纵歌起调,曰: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江涛白浪翻流,翠荫繁花锦簇,三五行客踏青游玩,才子佳客络绎不绝,除却行商走卒,大多径自往一旁矮山而去。李白循目而望,有楼矗立山巅,底座四平八稳,固足城台之上,台下绿树成荫,花鸟繁盛,引得游人尽皆前往,想来其上景致怡人,高楼之上可远观江河,更能远望这一派烟波浩淼。 “任之,那是何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