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巅峰_第108章:教你脱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教你脱贫 (第4/5页)

的资产。

    所以,资源名义上都是资源者的,实际上都是资本家的。看一个人能量多大,关键是他能配置多少资源。按照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角色扮演,今后的我们如何获得财富?无非只有三条渠道:出售资源、配置资源、掌握资本。

    “资源者”通过出售自己资源生存,也就是资源者的技能,即:时间加体力,这也是社会上分布最多的人群。

    一般普通人只能找一家企业工作,出售自己本身换来财富。然而普通人的时间、体力都是相差无几的,他们能够出售的资源都是差不多的,于是为了让自己的资源卖上好价钱,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水平。

    这时一个普遍的做法就是读书,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为什么天京大学的毕业生一般会比没有文化的人起薪高一些。

    但是现在文凭带来的技能差距差别越来越小,一个普通的一本学生与二本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反而不如专业技能学的好的人附加价值高,这是因为前者数量多,后者数量少,而且后者更加注重实践,供需关系决定了资源的价格,因此读书无用论早就开始流行。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要么通过读书获得更高、更稀罕的的技能价值;要么通过爱思考、会做人、大量实践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另外,对于“资源者”来说,还有天生稀罕资源,比如外貌。长的好看的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的婚配、工作、生活中获得很多额外的财富;如果长的好看再加上运气好就可以进入演艺圈,成为明星之后自己的资源就成了稀缺资源,资源的价格远远高于一般人!

    但是外貌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改变“资源者”的本质处境,只能略微提升,而且外貌这种资源不一定是越漂亮越好。所有的普通工人、白领、职业经理人、各大明星,都属于“资源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其获得财富是有限的。

    他们有时辛苦了一辈子,但是遇到家人生一场大病几乎就会崩溃,有的为了供养孩子、病人需要打三份工,这是非常心酸的。职业经理人赚的再多也是有数的、过气的明星过的不如普通人等。

    当然,有的人天生就拥有稀缺资源。比如富二代,生下来就可以继承一批遗产这种稀缺资源。再比如明星的孩子,天生就获得了媒体关注的稀缺资源;再比如某人住在市中心的破院子里,只要拆迁就可以获得一大笔财富;天生获得了位置的稀缺资源,或者你运气非常好,买彩票中了奖,也是享受到了“好运”的稀缺资源。

    这类财富,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靠运气。而且这些好运的“资源者”往往不懂如何经营资源,他们的财富不具可持续性,不能增值扩张,甚至往往是被浪费的,明星和富二代寂寞了会沾染不良习好,遗产会坐吃山空,大奖也会挥霍完毕,拆迁款往往用于赌博……

    当然还有最后一条没有说,就是出售风险,如果愿意承担坐牢、死亡的风险,去偷、去抢、去骗,曾经看到一篇新闻,某人通过抢银行获得了数百万巨款,然后潜逃、隐姓埋名,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几年后家产过亿,同事也东窗事发。因此如果通过这种渠道赚钱,你获取的财富也会增加,但是承担的风险也会增加,最后还是一场空。

    配置者,这种人不是资源的直接拥有者,他们往往通过脑力去设计资源的配置,通过优化资源去赚钱,企业家就属于这一类。

    在奴隶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人力”;封建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而资本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资本”,资本的本质就是资源的配置。

    从定义上来讲,企业家是从事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企业家的收入跟他配置的效率成正比,上不设限。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资源配置承担风险,下限就是破产。

    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创业呢?就是因为他们想从“资源者”升级到“配置者”,就意味着不用再出卖自己的技能,而是开始经营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人身和经济都实现了自由,从而实现人格上的自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者”都适合去创业。他们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创新力、机遇和资本。配置者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数量决定了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代表了生产力水平。配置者非常需要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他们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

    这里我们需要提到东国企业家的更新换代。东国开始建国后的改革开放,那时整个东国百废俱兴,当时的大环境就是最好的机遇,只要大胆出来闯荡的人,即使没有文化、没有见识,都成了企业家,这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

    而如今,东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深化,这个时候的东国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也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国外发达国家,企业家始终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才可以担任。而接下来的东国,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理想追求,以及对创新的深刻理解,很难再成为社会的“配置者”。因此,东国的企业家正在更新换代,一些年轻的创业者纷纷走近我们视野,很多老的企业家也自愿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

    当然,这些素养也都是可以后天创造的。通过后天的努力,“资源者”完全可以转换到“配置者”。不过,获取财富只是他们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资本家/投资人,这个社会的财富,看似是属于分散的“资源者”的,实际上却是归“配置者”享用的。但在本质上,更多的是属于资本家的!

    资本家的定义是:以资本运作为业的人。工业革命后,掌握了科技与运用的企业家们,能迅速的积累起巨额的财富,他们的企业对一个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企业组成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cao纵和控制,于是形成了垄断,而这时的“企业家”开始坐在了幕后cao纵这一切,演变成了“资本家”。

    “资本家”跟“企业家”的最大区别是:资本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而是在幕后cao纵企业宏观思路,企业的产品是各类消费品等,而资本家的产品就是各个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的方式,将一个企业的未来把控到自己手中。

    艾玛国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为什么叫“资本”主义社会呢?而不叫“自有市场主义”社会呢?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资本”是度量和决定一切的标准。在东国的古代,你富甲一方也没用,官员随时能把你家产抄净,你有钱也要顺从地方官员和封建皇帝的管理。而你只要有了权力,哪怕身无分文,一样生活富庶、吃喝不愁,所以封建时代是官本位。

    某公司总裁曾经说过,自己从不做研发,让市场上那些小公司去研发,如果一旦成功,就花钱买过来,如果不卖,就花钱把这个公司的几个核心挖过来。这就是资本主义。

    如果你有了1亿元的资本,你可以花一千万雇上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批人,把你的资本从1亿变成2亿,你躺在床上就赚了九千万。而这一切,只因为你在从事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