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巅峰_第188章:推心置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推心置腹 (第2/4页)

断的调整,从来不模糊相互之间的边界关系。如果不排队的人,受到维持秩序的人约束,是不会不排队的,每当看到北京的汽车站有人排队的时候,不用说,旁边一定站着一个手拿小红旗的人在维持秩序。要解决蟑螂效应,应该建立游戏规则。有了一个明确的游戏规则,会制约每个人的行为,而且,这个规则应该是随着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过程。当然,通过规则来解决问题成本也是很高的,因为我们会为制订规则、维护规则、评估行为是否符合规则而花费很多的成本。

    2、软约束——榜样与环境。

    既然“蟑螂效应”是毒性之间的相互诱发与传播,那么,是否存在“正面的蟑螂效应”呢?答案是肯定的。人既然可以被负面的影响诱发“毒性”,肯定也可以被正面的因素影响。这个正面的蟑螂效应是榜样的力量与正面环境的影响。每个时代都在树立不同的榜样,虽然他们有各自的时代背景,但都是正面的形象。古代有岳飞、天祥,现代有雷锋。当然,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不同,这些榜样也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其实榜样不仅仅局限于英雄人物,企业、团队内部的好人好事,工作成绩也同样值得大力宣扬,这样对建立“正面的螳螂效应很有好处。环境的影响也同样重要,环境对人有暗示作用,如一个喜欢随地吐痰的人,在五星级酒店可能不会随地吐痰。同样,当有人变成了即将变成一只毒蟑螂的时候,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毒性。在深圳市区,除了罗湖口岸可以看到有人排队乘车以外,在别的地方基本看不到有人排队等车。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因为罗湖口岸等车的大多数为香港人,一些人看见了香港人排队车,也不好意思加塞了。但是为什么香港人在深圳别的地方不排队车呢?因为罗湖口岸的香港人很集,而在市区别的地方,香港人少了,排队行不成气候,所以没有人排队了。这是环境的暗示作用,所以,要驱除蟑螂效应,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与氛围非常重要。

    3、价值观重塑。

    当然,不论前面所说的软约束还是硬约束,都不能从本质解决“蟑螂效应”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要从每个人的价值观教育与塑造入手。这里所说的价值观重塑并不想讨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的问题,也不想批判人类的天性,而是要说明每个人都不能将自己的欲望建立在别人受损的基础。这个道理在明白不过了,人生活在群体当,很多事情都是相互的,因为当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导致别人受损的时候,别人也可以同样做,自己的利益也可能受损。当老板克扣员工,员工同样也可以在工作偷工减料或者消极怠工;当合伙人之间互相不信任,处处留一手,别的合伙人也可以对该合伙人留一手。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茅老先生的说法是:“己所不欲,慎施于人”。建立了这样的价值观念,才有可能真正的解决蟑螂效应。

    另一份档讨论的是什么在摧毁我们的事业。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简单来说,生活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90%都是我们能掌控的。

    一位27岁的mama,因3岁儿子贪玩不吃饭,把孩子叫到厕所用拳脚进行“教训”,不料下手太重,把自己的儿子打死了!

    这位mama发现儿子没有呼吸后,割腕自尽想和儿子一起死去,但被送到医院抢救过来,孩子却永远醒不过来了。

    很多朋友评论说这个母亲不配做mama。但如果她真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又怎会在发现孩子死后割腕自尽呢?她只是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在盛怒的时候,大脑充血、思维混乱,甚至会失去理智。

    因为没有控制住心的怒火,这位mama硬生生的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了黄泉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是要为之买单的。

    所以,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失控,不要因为生活10%的不可控,而毁了90%可控的人生。

    “忍”能成事业。

    叔的事业还算成功,长辈们都说他能“忍”,其实他不过是不会随便让情绪掌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始终都很清醒。

    听说当年叔还是生产线的小主管的时候,经常被直属司骂得狗血淋头。

    但他并没有因此积怨,而是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在日后的工作不断改进。

    也是因为叔叔深谙“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所以在三十不到的时候当了深圳某型鞋厂的厂长。

    资深心理学家顾修全曾说:“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绪。”不懂得管理情绪的人,也许一不小心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用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

    隔壁有对情侣,天天吵架,动不动各种撕逼,甚至三更半夜都不消停。其实仔细听,他们吵架的内容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男生袜子又没洗、今晚又不回来吃饭、女生要睡觉了还在玩游戏等。

    同样的事情,其实完全可以换一种更温和的处理方式。

    别忽视了情绪的连带效应。

    情绪是一种很妙的具有严重传染性的东西,“蝴蝶效应”和“踢猫效应”在情绪学里也极其常见。

    老板批评员工,员工骂孩子,孩子踢猫,猫可以引发一场车祸。那么,如何科学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1、从十数到一:当气愤的时候,慢慢由十倒数到一再说话;深呼吸,说话的声音及速度要保持平稳。

    2、暂时离开现场:处在剧烈情绪状态时,暂时离开惹毛你的人,找个安全的地方让自己静一静,如回房间。

    3、转移注意力:当火气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如发现自己要发脾气的时候先去洗个热水澡。

    4、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通过互换角色,体会别人的情绪与感受,并试着去理解对方。

    5、冷静后再沟通:永远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去理论,待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