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渐入佳境 (第1/2页)
老何都七十来岁的人了,还有那么开阔的思路和视野,还有一颗进取之心。虽然在这个岗位上,抱着守摊看店的心态混个几年十来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自己还不到五十岁,难道心态还不如一个古稀之年的老者? 齐明远觉得,无论是机会偶然,还是命运使然,如今自己到了这个位置,那就不如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怎么干都是十年八年,何不尽心竭力把事情干好,以不孚众望? 更为主要的是,齐明远并不是那种得过且过的人,从零时工转为信用社正式职工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虽然这个目标一开始并不清晰,方向也经常发生变化。 别看齐明远表面上不动声色,不显山不露水,但他的确是个有抱负,甚至有野心的人,只是以前方向不甚明确,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发力、迈进。 即便许增天把联社一把手的位置交给他的时候,齐明远也是一片茫然。 通过与何克明那番畅谈,笼罩在齐明远眼前的迷雾逐渐散去,前面的道路慢慢清晰起来。 利用中秋节剩余的两天假期,顺着何克明的指点,齐明远为联社、也为自己勾画出了一幅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财务主管到位后,补齐了联社管理机构的最后一块短板,齐明远准备将他构思的计划一步步付诸实施。 从一名临时工的成功逆袭,到现如今的最终上位,齐明远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条件日臻成熟,人生状态渐入佳境,接下来,在他的人生舞台上,将充分展现他长袖善舞,闪转腾挪的功力,上演一幕幕现实环境中似曾相识、使人身临其境的人间活剧。 ...... 元旦前,齐明远准备召开全社年终总结大会,在总结会召开之前,他召集了一场只有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预备会议,中心议题有两个,其中之一是他建议明年给员工们普调工资,而且上涨幅度比较大,平均每人上调四百元。 “这是我的初步想法,今天的会议想征求大家的意见,请各位谈谈你们的看法。”开场白后,齐明远直入主题。 “怎么突然想起涨工资来了?”齐明远刚说完,联社资历最老的副主任孙学峰第一个问。 “学峰的问题问得好,这里我要多说几句。涨工资的想法不是我心血来潮,这个想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很清楚,在本地区的金融行业中,咱们信用社的职工工资不仅比工农建中等国有大行低三分之一,而且比后来的邮储、城市商业银行及外来的股份制银行都低。”齐明远顿了顿。 他环视一眼与会人员,继续说:“都说金融业是高收入行业,可咱们员工的收入甚至比地处本市的几家国企员工的收入也要低不少,哪来的高收入?” “诚然,咱们不应该攀比追求高收入,但想想本社那些七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老职员,每个月还都拿着那么低的薪水,工作的动力何来?看看员工们的微薄收入,年轻员工如何安心工作?咱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现实情况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不是二十几年前那个时代了,没有任何优势的单位,不仅招揽不到人才,恐怕连原有的优秀员工都很难留住。大家知道,由于信用社的历史背景,老员工们的素质本就不高,如果再吸引不来较高素质的新人,信用社的发展壮大根本就无从谈起!”齐明远越说越激动。 “简而言之,全员涨薪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补欠账,给员工们增加一些收入;第二个是塑形象,增加信用社对人才的吸引力。” “还要申明的是,这只是第一步,仅凭这么一次涨薪,根本不可能达到上面所说的两个目的,我的想法是等联社将来运作好了,这样的举措将成为常态。”这番本应作为会议开场白的话,也正好回答了孙学峰的问题。 “涨工资当然是好事,别说这是职工们期盼的,这个消息也让我很高兴,问题是咱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吗?如果按照人均四百元的额度涨,每年需要增加多少成本?联社能不能承受得起?” “对,我也有和子凯同样的问题。我们赞成明远主任关于全员涨工资的提议,关键是由此增加的成本支出能不能承受。”孙学峰和方子凯在农行就是一个科室的同事,后来又一起到了联社,长期在一起共事,两人看待事物的观点大多数时候都很一致。 “你们提出的问题还真提醒了我,具体的成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