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大国崛起_第0033章 严格的训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33章 严格的训练 (第1/2页)

      回到大帅府,顶着黑眼圈的叶重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又起来翻看桌案上的文件,心里却是莫名的焦躁,怎么都定不下心来。

      苏玉娘见状,心疼地从背后抱住他,说道:“重哥儿,你已经两天两夜没歇息了,睡一会儿吧。”

      “睡不着啊大老婆。”叶重苦恼地道。

      “这样经常失眠可不行啊重哥儿,要不我找个大夫开点药吧?”

      “安眠药么?”

      “是有安眠的作用。我也没试过,也不清楚具体什么效果的。”

      叶重摸了摸苏玉娘的脸颊,疲惫地道:“你先睡吧大老婆,我再批示一些文件。”

      “这大白天的我怎么睡得着?”苏玉娘又好气又好笑,说道,“我听说适度的运动可以助长睡眠质量,重哥儿你好久没锻炼身体了吧?走,咱们去军营视察视察,顺便你也锻炼一下身体,出出汗。”

      “嗯。”叶重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多多运动出出汗或许可以增加睡眠质量,于是道,“把我的军装拿来,我要穿上。”

      “是普通军装还是你的大帅服?”

      “普通军装吧,穿大帅府出去又不是什么隆重的场合,而且太惹眼了。”

      制成的大元帅礼服采用海蓝色纯毛华达呢面料、西服式样,上衣为大驳头翻领,双排六粒金黄色国徽图案纽扣;下身为散腿裤;领边、袖头、裤中缝镶正红牙边,领边、袖口绣金钱一道和松技叶,领头和袖头各绣一颗五角星;大元帅礼帽为大檐帽,帽瓦边镶红色牙线、金属丝带,并配金黄色国徽图案帽扣等。

      而叶重的一般军装为翻领,两个上贴袋,两个下挖袋,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

      叶重带着自己的大帅夫人及一干警卫,去到钦县外面的军营里面,李晟、陆荣廷闻讯而至,听到他俩要视察军队,当即陪同,看看大汉军的训练情况。

      早在原始氏族公社社会,人们为了适应围猎的需要和在部落之间有组织的武力冲突中获胜,部落首领们常向下属们传授角斗、射箭等技术,这便出现了军事训练的萌芽。

      由于严格意义上的军队还没有出现,因此这种格斗技能的传授还不能被称为军队教育训练。进入奴隶社会后,国家机构不断完善,战争不断扩大,常备军应运而生,由此产生了以练习武艺为主要形式的军队教育训练。

      冷兵器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军队主要使用弓矢、戈、矛、剑、戟等一类冷兵器,进行车战、骑战和步战,因此军队教育训练主要是教习将士使用冷兵器和演练阵法。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一批着名的军事家,在他们的军事着作中就有着许多关于军队教育训练的论述。

      被视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瑰宝的《孙子兵法》,就把“兵众孰强”,“士卒孰练”作为战争制胜的必要条件。

      《尉缭子》对军事训练也作过明确的论述:“百人而教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万人;万人教成,会之于三军,三军之众,有分有合,为大战之法。”可见当时军队教育训练就已被放到重要的地位。

      古希腊各国和古罗马分别在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前2世纪形成了职业军队,其作战方式主要是士兵组成方队,手持冷兵器进行对抗,因此教育训练的内容和方式与我国基本相同。

      中国秦、汉、唐各代,是封建集权制的鼎盛时期,也是对军队教育训练相当重视的时期。诸葛亮着的《诸葛亮心书》和唐初李靖着的《李卫公问对》,对军队教育训练都有精辟的见解。明朝的戚继光,曾在中国军队教育训练史上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他写出了中国封建时期最力完整的军队教育训练专着《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强调军队要练伍法、练胆气、练耳目、练手足、练营阵、练将。

      他于1572年冬,在蓟州镇汤泉(今河北省遵化地区)组织了一次为期20天有10万余人参加的军事演习,表明军队教育训练发展到一定水平。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军队主要使用冷兵器作战,军队教育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变化不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