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明军生擒满速儿汗 (第2/2页)
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达20-24%,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干中的珍品。 知道吐鲁番已经被攻下,武装开拓团和大明旗下的蒙古骑兵都开始向吐鲁番移动。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当时吐鲁番市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并渐渐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下来。据《史记》的记载,生活于吐鲁番盆地一带的土著居民是姑师人。他们在吐鲁番盆地上建立了姑师(后称车师)国、狐胡国、小金附国、车师后城长国、车师都尉国。 西汉时期,中国北部的匈奴控制着西域大部,并不断侵扰汉朝。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以断匈奴的“右臂”。“姑师”之地是开辟西域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由此,西汉王朝与匈奴对“姑师”展开了长期的反复争夺。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汉遣将军赵破奴及王恢率骑数万克楼兰,破姑师。姑师改称车师,臣属于西汉王朝。车师以博格达山南北形成车师国。不久,匈奴又控制了车师。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9年),汉以匈奴降将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率楼兰国兵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率数万骑救援,汉兵败归。汉征和四年(前89年),汉又派开陵侯率楼兰等六国兵共围车师,车师王投降汉朝。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匈奴重新占领车师,派四千骑兵在此屯田。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汉朝与乌孙联兵从东西夹击匈奴,车师屯田匈奴兵惊惧逃走。车师又属汉。之后车师王与匈奴联姻,汉又失车师。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汉侍郎郑吉率兵攻占车师交河城,派驻士兵300人屯田车师。匈奴派兵再次争夺。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汉放弃车师。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内乱,匈奴日逐王率众降汉。车师之地随之归属汉朝。这五次重大的车师之争,史称“五争车师”。西汉在统一西域的同年(前60年),在西域设立都护府,郑吉为首任都护。从此,西域归入汉朝版图。车师归汉后,汉“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把原来车师人的领地按地理形势划分为八国,其中车师前国在博格达山南现吐鲁番境内。《汉书、西域传》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今吐鲁番市交河故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长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 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车师前国已全部吞并了吐鲁番境内诸国,交河城成为吐鲁番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汉朝在车师前国设置戊已校尉,驻交河城,掌管西域屯田事务。汉咸帝阳朔四年(前21年),戊已校尉移驻高昌壁(今吐鲁番市高昌故城)。 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后,匈奴反汉围攻车师,匈奴与汉朝又反复争夺。戊已校尉随之几经撤回、恢复。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西域长史班勇率兵五百出屯柳中(今鄯善县鲁克沁),攻克车师。124年,复置戊已校尉。 晋朝,车师前国归晋,晋朝戊已校尉仍设在高昌。西晋灭亡后,凉州(今甘肃武威)形成了张氏割据政权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前凉王张骏攻占高昌,擒获叛将戊已校尉赵贞,始置高昌郡,立田地县。隶属沙州(今甘肃敦煌)。 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符坚灭前凉。高昌郡属前秦、隶属凉州。东晋太元十年(386年),奉命西讨龟兹(今库车)的前秦大将吕光入破伊吾关、攻占凉州,建后凉。高昌、车师前国属后凉。公元394年,吕光遣其子吕覆为西域大都护、镇守高昌。东晋安帝隆安一年(397年),沮渠男成推后凉建康(今甘肃酒泉西南)太守段业为大都督,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占据高昌。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李高建立西凉,在高昌设郡。车师前国臣属西凉。东晋义熙八年(412年),沮渠蒙逊建立北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