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李自成:贵人识得额()?张献忠:七杀碑!李治:关我屁事?! (第3/4页)
问你。” 季伯鹰没有直接回答老朱的问题,而是将目光掠过李自成和张献忠,目光看向赤着膀子的天启帝。 刚坐下不久的天启帝,闻声连忙又是站了起来,一脸的恭敬,等待来自于仙师的提问。 “朱由校,你觉得在你的天启年间,未来能否避免大规模的起义?” 一语出。 首先惊愣的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两现在一个是混吃等死的底层驿卒,一个是被开除军籍、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这会听到‘朱由校’三个字,心肝儿都在颤。 他们就算是再怎么没有文化,那也知道皇帝的名字叫啥。 我勒个去,竟然是皇帝! 要不是他两的膝盖都天生比较硬,这会估计直接就跪了。 而此刻的朱由校,闻言后眉头紧皱着。 这个问题。 他还真的就想过。 他甚至做过一个最好的假设,那就是哪怕是突然哪一天,关外的金军突然全数消失了,国内的暴乱依旧可能是无法避免。 因为,积重难返。 大明本土的起义暴乱就像是一枚已经积蓄在大明命脉之上许久的化脓毒疮,想让这毒疮内部消耗是不可能了,早破晚破都得破。 就看怎么破,以及破了之后怎么治,最后是发展成要命的感染,还是彻底治愈。 “不能。” 天启帝诚实的回答了问题。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国内的局势。 尤其是陕西之地,近些年天灾连绵,遍地的流民就像一团团躁动的干草,只要有一丁点的星火出现,顷刻就会燎原。 “既然不能,那就需要想办法解决。” “如何以最低的代价,平息本土即将发生的动乱。” 接着。 季伯鹰的目光,转而落在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身上。 “他们两个,就是未来替你将平定内乱的代价降至最低的人选。”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凝落在李自成和张献忠身上。 在大明诸天子储君的注视之下,这两位未来的枭雄,当下的狗熊,被看的一阵心中忐忑,头皮发麻。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 仙师这句话一出口,顿时基本上全数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我明白了。” 天启帝眼神一亮,深吸一口气,连声道。 “李自成,张献忠。” 一语出口,这两位未来的枭雄,现在的底层草根连忙是看向天启帝,扑通一声就给朱由校跪地上了。 “叩拜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叩拜,他两已经憋了很久了。 这会拜完了,心头顿时舒服多了。 天启帝望着这两个,在这之前他从未见过的草芥,微微颔首,习惯性的一句平身之后,开口。 “从今日开始,你们二人便是朕安插在民间的平乱之臣,你们往后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在叛军暴乱之时,爬到叛军之首的位置,收归各路叛军,然后带着叛军归降朝廷。” “归降之日的那一天,你们二人,皆可官居一品,封世袭忠义侯。” 说白了,就是让这两货去做谍子,去玩潜伏,做卧底。 当然,也不用太担心这两家伙之后势力大了会反水。 毕竟经历了这一场穿越之后,这天启时空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在各自心中明白了一件事。
大明有天运在,有神仙罩着,还远远没有到亡国的时候。 谁反大明,那就是逆天而行,是自取灭亡。 “臣,遵旨!” 天启李自成和天启张献忠都是磕头领旨,心中欣喜,脸都快笑开花了。 他们两现在一个是偏远驿站的临时工,一个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被开了军籍的流浪汉。 这会能从当朝皇帝手里讨得一份前途无量的差事,夜里做梦都得笑醒了,纯纯的祖坟冒烟。 打定主意,回去就给祖宗坟头上香。 季伯鹰瞥了眼这二人,旁边的怜香微笑着上前,将两封早就提前准备好的折起宣纸,分别递给了李自成和张献忠。 宣纸上所写,是季伯鹰根据这二人原本轨迹的生平,大致规划了一条陕西暴乱路线,让他们两个未来能够按照这条路线走,比如怎么走出第一步,怎么投靠第一代闯王之类。 当然,用的是比较晦涩的言语,让他们能看懂个大概即可。 有了这个起义指南,他们两未来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效率收归义军。 随后,季伯鹰心念一动,直接送这两人回去了。 这算是在天启时空的农民起义中埋下了两颗钉子,有这两颗钉子在,未来的天启大起义大概率能从内部瓦解。 如此一来,天启朝廷的国力,就可以全力对付关外的金军。 这时。 太师椅上坐着的老朱站了起来,目光看向还没得来得及坐下的天启帝。 “小子,把伱天启这一朝,关外建奴目前的情况讲一讲。” 老朱最关心的,还是关外情况。 “从萨尔浒之战开始讲。” 季伯鹰顺带提醒,补了一句。 刚好,让天启帝来讲,不用自己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