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夫子_第233章 金銮殿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金銮殿中 (第1/3页)

    卯时四刻。

    早晨七点钟。

    孟海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他一只手扶在肚子的位置,另一只手扶在脑袋上。

    一只手扶在肚子上是因为他的肚子现在还一阵地乱叫,昨折腾到凌晨五点多钟,好不容易躺在床上眯了一会,杨竹沥那边第二碗汤药刚好熬好。

    古代的汤药太让人上头了。

    喝到嘴里嘴里苦,咽下去喉咙麻麻的,等汤药到腹中了又是一阵地苦涩难耐,服下汤药过后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脑袋就开始晕晕乎乎地有些发胀,脑门子上也渗出了汗。

    不过这一碗汤要下去,腹中那种翻江倒海的感觉到是平息了不少。

    所以这就造成孟海现在一只手撑着肚子,一只手扶着脑袋,他眉头紧皱,脑袋靠在枕头上,眼睛这才刚闭上,就有人来了。

    来人是管家老李。

    管家老李打断了刚刚铺好棋盘,正待与周公下棋的孟海。

    “家主!”

    管家老李的脸色也是十分不好看,毕竟他也是受害人之一,只不过管家老李当时还吃了几碗清汤锅里的竹笋,豆腐之类的东西,外带还吃了两大块烧饼,所以他的状态要比孟海好上许多。

    而且管家老李还是军户出身,是皇帝特意安排在言宣伯府的管家,所以即使他也拉了一夜,但是现在状态却比作为家主的孟海好上太多了。

    孟海被叫醒了。

    他睁着迷离的双眼,双目无神地看着花板。

    直到一旁的管家老李又轻呼了数声,孟海这才回过神来。

    “咋得了?”

    孟海现在不想话。

    管家老李声地道:“刚刚门口来了一位陛下的内侍,传陛下口谕,言宣伯孟海今日辰时入宫参与朝政,不得晚到。”

    孟海无神地双目眨了眨。

    “你就我生病了,去不了!”

    管家老李有些无奈地道:“陛下了,就算是今日伯爷的脑袋掉了,那也要提着脑袋去参加早朝。”

    孟海深吸了一口气。

    他心里也明白,在没有什么事的情况之下,皇帝是不会叫他去参加早朝之类的东西,毕竟他自从搬到这言宣伯府这都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皇帝对他可谓是不闻不问。

    而偏偏这个时候给他传一道旨意,让他去参加早朝,明这有着让他不得不到的理由。

    只不过他现在的身体……

    孟海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此时的脸色,那叫一个苍白,尤其还有那瘦削的身躯,那是被茅厕掏空的身躯。

    孟海顶着黑眼圈,让管家老李找到了自己的朝服,那是五品的文官官服。

    当初他并任命为户部主事,官至五品时,朝廷就给他了一套官服,是根据他的身材量身定制的。

    后来皇帝又给他了一个鸿胪寺少卿的官职,当时又给了他一套官服。

    再加上他坐上伯爷这个位置的时候的那套官服,他现在一共有三套官服了。

    不过今日皇帝叫他前去参加早朝,他最终还是在这三套官服当中选择了五品户部主事的那套官服。

    他猜测,皇帝这次糟蹋前去,应该是商量周国与秦国交战的事情。

    这种情况之下穿上伯爵的服饰有些不太合适,毕竟伯爵只属于一种荣耀,并不属于朝廷官职。

    穿一套获奖时的衣服去参加正儿八经的早会,自己一身花花绿绿的荣耀服饰,对面一群西装革履的职场精英,这未免显得太不合适了。

    而鸿胪寺少卿虽然是个从四品的官位,但是此时的孟海可不想再和周国使者有着太亲密的联系,虽然在早朝的时候皇帝或许会询问他关于周国使臣的事情。

    所以,孟海最终还是决定以户部主事的身份去参与这次朝会,尤其他这个货物主要事主要管辖的还是海宣司。

    孟海花了大半刻钟的时间梳洗打扮,主要是让他的脸色看得不要苍白,顺带着清除一下身上因为在贵宾室待得太久,所沾染的气息。

    管家老李找到了无品主事的文官官服。

    大秦崇尚红色,所以从一品丞相到九品官,身上的官服都是红色的,只不过红色的深浅不同,官服胸前所印的花纹也有所不同,官服所戴的配饰也有所不同。

    他这位无品主事官至正五品,胸前印着的是一只白闲鸟。

    坐上管家老李备好的马车,事隔这么多,他还是第一次出门。

    路面上堆着很厚的积雪,时不时的能看到街道司的官吏,配合着穿着海宣环保服饰的人打扫着路面的积雪。

    宵禁这才刚结束没多久,但是路上却已经能看见不少饶身影了。

    这么久没出门,孟海这一次出府,却发现街道上的行人与以往有所不同。

    大多数的行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即使这是南城的街道,但是仍然能够看见几个衣着单薄的穷苦百姓在乞讨。

    一路走过,还能看见不少神情略显惶恐的商人,正在指使着手底下的家丁朝各个官员的府中运送着东西。

    原先他还吃过几次得找点铺子,每当这个时候那肯定是生意兴隆,但是这个时候却半个人影都没樱

    孟海这一次出门,忽然感觉整个南城都变得萧条了不少。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造成这一切变化的原因,那还是因为周国与秦国的战争。

    战争爆发了,受苦受难的那自然是百姓。

    相较于其他三城,南城居住的达官显贵最多,也是整个京城,除了皇宫以外比较安全的地方,这里时常都能看见不少乱窜的流民,还能看见不少清淡到几乎没生意的店铺,就可以想象其他地方会将如何。

    孟海觉得自己过段时间有必要去东城和西城转一转了。

    孟海一边这样想着,就已经到达了皇宫近前。

    他的言宣伯府本身就在南城,从他的府到南城也方便上许多。

    坐着马车穿过外城,在境内城的城门口,那里已经停满了马车,这些马车的主人都是这次来参加早朝的文武百官。

    孟海可不是一个人来的。

    他的生活还带着几百个拿着盾牌和刀剑的官兵,唐刀客,侯顺和胡来三个人不在,这三个人因为闹了一晚上的肚子,现在还有气无力地在床上趴着。

    带队的是胡千军和胡万马两兄弟,这也是孟海的老熟人。

    孟海带着几百个官兵抵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