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2 布政使朱珪:李郁,听我给你画个饼 (第4/4页)
所有人忙疯了。 而这个时节,靠运河吃饭的苦力们是最凄惨的。 因为航运量,商业来往, 都开始急剧萎缩。 他们也就没了挣钱的机会,只能眼巴巴的等着。 …… “李家堡招募临时工,下井挖煤,包吃住。百斤10文,多劳多得。” 招工的风声一放出去, 胥江码头,顿时人山人海。 报名的苦力,甚至打来了起来。 直到园区的护卫队,鸣锣举着棍子驱散,才恢复了秩序。 “排队。” “谁踏马的再乱挤,以后就胥江码头就没他吃饭的地儿。” 威胁很有效, 苦力们一下子就噤若寒蝉,开始排队。 等待挑选, 标准自然是年轻,力气大,看着憨厚不油滑的。 一个咳嗽不止的苦力,被筛选掉了。 他苦苦哀求,甚至下跪。 但是,招募的人不敢开这个口子。 一旦,有传染病暴发, 在人员高度密集的矿区,就是灾难。 而李郁,恰好前来视察。 6个带刀护卫,左右簇拥。 杨云娇,为他撑着伞。 这种富贵逼人的派头,一下子就镇住了在场所有人。 苦力们都低着头,害怕恶了贵人。 这可是苏州府最传奇的江湖大佬,心善人帅的李爷。 不知道是谁带头, 说了一句:“李爷大慈大悲。” 苦力们都忙不迭的附和,不是虚伪。 而是发自内心的。 码头旁的“苦力食堂”一直开着,一文钱的专供餐,敞开供应。 不过, 若是有人投机取巧,重复购买, 再悄悄拿出去卖,赚差价。 脑子活泛的赵老六,就是最好的下场。 先被园区护卫,从队伍中揪出,一顿毒打。 打到满口吐血, 后又被闻讯赶来的吴县差役,抓进了站笼。 2天了, 大约是死了。 …… “李爷,我不是肺痨。就是最近受凉了,咳咳咳,家里等米下锅,给我个机会吧。” “既然病了,就找个大夫瞧瞧。” 李郁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随从立即掏出些碎银子,塞入汉子手中。 咳嗽的汉子,激动的跪在雪地里, 磕头大喊:“谢谢李爷。” 而李郁,则是两步走上附近的高台。 平日里,这是工头分配任务的地方。 他拿掉伞: “下雪了,商船少了,诸位的日子都过的紧巴巴。” “我李某人深知不易,所以给你们争取了一些活计。” 哗,在场众人都兴奋了。 李郁手一压,立即鸦雀无声。 “这世道,谁都靠不住,但是我李郁靠得住。” “我是拜关二爷的,最讲义字。一句话,跟着我,忠于我的,都是兄弟。私下挖我墙角,想搞我的,我就白刀子红刀子出。” “都吃饭去吧,今天全场的饭,我请了。天寒,每人加一碗黄酒。” 欢呼, 苦力们激动兴奋,有人作揖,有人磕头,有人说吉利话。 还好,没人喊李爷万岁。 …… 虽说这一顿饭,平时也就收一文钱。 可是白捡的便宜,还饶了一碗温黄酒,这让平日里受尽了白眼的苦力们,感受到了人格上的尊重。 用一个苦力的话说: “我活了30年,头一次被人请客。” 大清朝的底层百姓很容易满足,因为平时极少能接触到善意。 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工具人,或者叫骡马。 稍微受到一丝恩惠,就能惦记很久。 但是, 古人又说,升米恩,斗米仇。 李郁深以为然,所以并没有在工钱上,给与优待。 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人心收益。 他和杨云娇感慨过, 在大清朝,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是走不远的。 由此可以推断, 封建王朝帝王将相们的私德,大约都是很糟糕的。 所以说,曹丞相那样的枭雄很寻常。 刘皇叔很不寻常。 大争之世,豺狼遍地。 身披重甲尚且如履薄冰,何论坦露自己的软肋“善良”。 至少,李郁扪心自问,是做不到刘备那般善待百姓,宽仁待友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