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必读书手册_第6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节 (第3/3页)



    另外,本书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主张:

    著作权的理论,作为保护著作权的先驱者的康德,认为著作权是一种无

    形财产,应与物权的书籍所有权区别开来,并加以保护。这是在世界法律史

    上最早提出著作权概念之处,从这点上看来,康德是具有极敏锐的预见性的。

    刑罚理论,康德的刑罚理论是绝对主义的报复刑论的代表。康德强烈地

    否定“不是为己犯罪而是为了使己不犯罪”的论说。他认为,刑法遵循罪与

    罚均等,这是正义的要求。

    自然法理论,其中关于自然状态和国家状态的论述是具有划时代的创见

    意义的,它在今天的私法和公法建设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道德形而上学法论基本上莫定了康德在法理学方面的地位,他也

    因此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一位伟大的开创者。

    在他的墓碑上写着:

    在这里,伟大导师将流芳百世,青年人啊,要想想怎样使自己英名长存。

    精彩篇章推荐

    法与道德部分这部分集中体现了康德的法理思想,他的这方面的成就

    基本上浓缩其中。

    精彩语言辑录

    要像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亲人。

    谁能始终保持青春,谁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要勇于动用你自己的聪明才智,你才能真正得到自由。

    中国宪法教程

    作者:许清

    成书时间:1995年

    类别:法学

    版本推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许清,在我国政法最高学府中国政法大学担任宪法教研室主任、教授。

    在中国宪法学界,他是当之无愧的权威学者。多年以来,他为中国宪法的普

    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著述包括中国宪法教程全编、宪法学

    概念、中国宪法讲义等,都成为全国使用率最高的宪法教材。

    许清最得意的就是中国宪法教程一书。此书出版后,连印多次,发

    行量居类似教材中的首位。

    作者在书中并不打算对“宪法”这一事物作纯学理的阐述。他侧重于“通

    俗”两字。在中国,最重要的不是法学理论的普及与推广,而是将“法”的

    概貌以简洁明了的方法向人们介绍,这对于实现完全的“法治”无疑至关重

    要。许清紧紧抓住了这一关键,并在中国宪法教程中认真落实,使得此

    书脱离了枯燥的概念解释。他从现行宪法内容与结构出发,侧重环环相扣的

    章节形式,这也是该书为什么能够受到使用者热衷的原因之一。

    因为,斤斤计较于“概念和体系”已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作者的贡献

    并不在于立起一个学科体系,而在于为紧迫的现实需要提供了cao作层面上的

    简介和阐述。

    当然,纯粹的法学读本,不一定能在本例和引文套路上有什么创见,这

    就显示了某一种程序上的单调性,要求读者不要仅仅因为“不好看”而放弃

    阅读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现代社会不能没有法律意识。

    这也是衡量一个现代人知识结构的标准之一,而宪法又是所有法律的基础,

    任何法律内容上不得与根本**有任何抵触,故而说,要学习法律一定要从

    宪法开始。内容梗概

    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确认了立

    国的基本原则和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国家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方面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我国各个领域活动的基本框架。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有关治理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的

    基本原则都有根本法的形式集中地体现出来,宪法所确立的宪法原则就成为

    我国日常立法的基础和依据。宪法也是我国最高法律。它的法律效力高于其

    他法律,违宪的法律是无效的,没有宪法依据的立法不能成立,已经制定的

    必须废除和修改。我国宪法还具有纲领性的特点,它既总结我国人民建设社

    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同时还把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写进宪法,使它真实

    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并顶示着这种变化的发展前景。

    中国宪法教程不仅全面地叙述了我国宪法的发展和现行宪法的概

    貌,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念转换。

    分清“人治”和“法治”的概念,是人治,还是法治这是一个古老而

    有争议的问题,也是目前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所谓“人治”并非指治国要靠人,而是指“一人之治”或“少数人之治”,

    即**,其实质是靠当权者个人意志与权威来治理国家。这种人治并不排斥

    法制,而是要求法律要听命于当权者个人的意志,即依人立法,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讲的是法,但都以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至于“法治”,也不简单地只是“靠法来治”。“法治”强调法的平等

    性和至高无上的权威;要求任何权力都来自宪法和法律,任何权力都受到法

    律的约束,法律要治民,更要治吏。

    现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治经济,

    要强调市场主体的平等性、自主性,法制要求更加民主化。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