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数典忘祖 (第3/7页)
那些最初从中亚或东欧到来,但至少在近千年来已居住在西伯利亚的族裔。西伯利亚的神话十分稀少,但西伯利亚人似乎信仰一种万物有灵的教门,黄教僧或咒术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信仰涉及某种混乱的超自然力,但万物有灵论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墙上的影子也有它们的部落和生活狩猎的地区。彩虹和太阳的光线有“主人们”,他们住在这些光亮的弧拱上,并可任意下降到大地。石头有“声音”,一块石头可以滚下山去压死一个它怨恨的人。有这样强烈的万物有灵的信仰,无怪乎死者在他们的神话中扮演了许多重要的角色。 由于古代人大都相信亡灵是污秽的,可恐怖的,应是敬而远之的缘故,在各族裔间都有各种送灵出去的仪式,清除房间和屋子的习惯,中国人亦不例外。一般人是专门另设筵席供奉祖灵和亡灵的,祭祀中人人那敢和死灵一起吃喝?大人们一律退避三舍,孩子们都吓作一团,因为如果吵乱了这个筵席,或孩子们摸了祖灵所坐的椅子,将会招得飞来横祸的。原始民对死灵恐怖的观念,仍旧在此隐隐可见。 经过几世纪的抗争,通灵师们终于演化成今天的通灵师,从而避过了教门上的迫害。不仅如此,通灵师们在媒体的宣染下,更进一步被人所崇拜和接纳。近代比较著名的通灵师有乔瑟夫格兰威尔、法兰西斯冯海尔墨特博士、亨利阿努比斯博士、罗卜特波伊尔等。今日欧洲各国,由于人民大都信奉景教,崇拜一神之故,大家已不再举行什么祭祖的仪式了。但当欧洲人民未接受景教以前,大概是和其它原始民一样,曾举行过亡灵崇拜的。从今日尚留于世的“诸圣节”和“万灵节”来看,或多或少可能予以证明。在今日欧洲,每年十一月一日定为“诸圣节”,自九世纪以来,罗马教会便规定了这个节期。英国教会亦在此日,正教教会,以圣灵降临节后的第一个主日为此节。所谓诸圣节是纪念景教中已死去的诸圣徒,虽没有崇拜祖宗那样来得厉害,但仍免不了有纪念死人的观念在内。这个诸圣节大概是由古时民间拜祖宗的信仰变化而来的。除诸圣节外,在天主教会更有“万灵节”,日期在十一月二日,如碰到是礼拜日,则改为翌日举行。在这天,好象中国和尚在盂兰盆节时,超度死灵出地狱一般,罗马教会被准许举行三次弥撒,为堕落在炼狱中的灵魂祈禳,求救。这个炼狱宗旨和我们佛门的“中阴说”十分相同,以为人在死后七七四十九天中,被放在转轮回前的阶段中,如能予以超度,则能获救云云,但今日大多数僧侣解释成这个超度是为安慰活人,并非为死者。这个万灵节的行事自第十世纪以来,便在本尼迪克特修道派势力较强的高卢和意大利北部一带,同派信徒的家庭中举行。以后大家群起仿效,自第十四世纪以来,便被罗马教会予以公认。更自一九一五年起,在万灵节中特准可举行三次弥撒。在这天,除在教堂内有讲道外,并一齐举行扫墓,各地方均有各种不同的行事。在墓前点烛,以及烧起葶的十字架时,均令人不得不连想起盂兰盆会来了。日本东洋大学教授渡边照宏氏以为这个万灵节原非景教的节日,而是一种民间信仰,在不知不觉中,古时的民间仪礼终于跑进了景教中,变成了种种形式残存于教会之中。 反倒是我们佛门数典忘祖了。论到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已是人人知道,似乎不必要再多说了,当古代天竺人拜祖灵或亡灵时,不像我们中国人只向着那看不见的嗑头跪拜,天竺人是先选择三位活着的婆罗门僧侣,作为祖灵或亡灵的代理人,家长将所有应供给祖灵的食物和礼物,都统统送给这三位僧侣,算是祖灵已收下了这些东西。但这三个人是被严禁再拿这些食物和自己的朋友吃喝快乐的,祭毕后,婆罗门僧侣的身上便被带有各种“禁忌”了。以僧侣为亡灵的代理人,或在祭祀时以一部份食物当归于僧侣的风俗,在世界各族裔间都有相似的痕迹可寻,也许这和并不实际从事生产劳动的僧侣之生活有关。在我国,大致在清明、盂兰盆会、冬至和死者命日等的四次外,举行扫墓祭祖。除了若干家庭天天殷勤地在死者牌位前供奉饮食外,其它大多数的家庭除在这四次外,是不祭祖宗的。除这四次以外,祖灵和亡灵似乎无须要人间烟火。不必说,中国人的祭祖主要是根源于儒家的孝丹道训与民间信仰的传说,以及中国的家族血缘关系而来,当中国进入文明王朝,儒教的“孝经”问世,儒家的孝道宗旨广被宣扬以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已渐渐进步到因思慕追远祖先而祭祖的地步了。但在若干地方,仍没有完全脱离如民俗先贤所说的害怕亡灵的观念。不管“孝经”的作者是孔子,抑是曾子,或是别人记述了孔子对曾子所讲的道等等的各种意见如何,孝经最后的一章明白地告诉了生者对于死者应尽的责任如何。“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依,礼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时爱敬,生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谊备矣,孝子之事终矣。”“孝经”,丧亲章第十八。但儒家虽劝人要春秋祭祀以时思之,但并无说明亡灵现在何处,或将从何处来享受人间祭祀?这个问题只有交给佛门来解决了。 隋唐皇朝,密教兴起,佛门广行了盂兰盆会,以及推广了六道轮回、阴间地狱等宗旨后,中国人民在向来漠然的死者仪式和思亲祈福的祭祖仪礼上,更被添上了什么目莲救母,举行盂兰盆会可以拯救祖灵在地狱倒悬之苦,有教门性和醒世作用的神秘色彩了。渡边教授说:“在唐代时,密教的豪华仪式和样式输入中国,也影响了死者仪礼的样式。但由于中国人一向尊重祖先以来的葬礼,借着佛门的葬仪在很久时期未被一般化。普及于民间之时,大概已在宋代以后了吧!”中国的丹道在祖先崇拜一事上,也不甘示弱,他们也急忙地制定了“中元节”,以便和佛门的盂兰盆会争个高低?。丹道道,正月十五是上元,是赐天官紫微大帝,判断人间祸福的日子,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是赦罪地官清虚大帝,监察人间罪恶的日子,十月十五日是下元,是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巡察人间的日子。丹道在中元节原是举行敬神的祭典,但以后却变成了亡灵来日中元为阴生之日,以及敬鬼、请鬼和施鬼的亡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了。这大概是丹道为了适合一股人民的胃口之故。在日本,中元节是像中国中秋节般大家互赠礼物的中秋节则不赠。在中国民间所信的七月初一日起开鬼门,七月廿九日关鬼门的信仰,原是中国民间的传说,七月十三日用麻壳在门前点火迎亡灵回来,七月十六日用火送亡灵回去,起源于“周礼”。无疑地,在“周礼”中所载的几与古代其它族裔,相信亡灵要在某一时期回来,予以欢迎并送他回去一样。” 守望禅师的话语带着几分怀念:“而农历七月三十是一个民俗节日:“落苏节”,也是一个教门节日:“地藏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