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慧眼识宝 (第2/3页)
,咱们是不是就到车间去,一道一道工序地看,针对实际情况来谈。任总,你看这样行吗?”刘忠才胸有成竹,直率地向总工程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好嘛,好嘛,针对实际有的放矢,咱们这就到车间去,来它个实地考察现场审议,这样更有效果。”任重远赞赏地点点头,率先拿起文件袋,从座椅上站起来。 曾有为带头,一行人陪同总工程师离开办公楼,往新产品车间走去。 粉煤灰砖车间,是个热浪和声浪肄意横行的世界。无论从哪座敞开的大门进入车间,那由生石灰消化反应放出的热气、蒸汽管道阀门和养护室隙缝逸出的水蒸汽、几十台机械运转磨擦产生的热量所组成的热浪扑面而来,让人浑身燥热,止不住汗湿衣衫;那由天车运行的“吭吭”声、大小马达飞转的“嗡嗡”声、各种机械碰撞的“嘎嘎”声、笨重轮碾转动的“隆隆”声、降温风扇发出的“沙沙”声混合而成的既紊乱又巨大的声浪传入耳鼓,使人觉得震耳不宁,即便站在跟前说话也得放大点喉咙才听得清。诚然,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两股浪,对人身健康会造成慢性危害,而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可以自动控温和消除噪音的水平,但就我国当前的现状而言,在遍布全国的中小型厂矿企业中,却非短时期内能够实现的,故而,肩负创业重任的当代工人阶级,还不得不依持自身的主观意志力,来同这两股害人之浪抗衡。随遇而安和艰苦奋斗历来是中国劳工大众的优良特色,既然时代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这个特色也就不可能说变就变。对于市属砖瓦厂的广大工人来说,长期艰苦劳动练就了顽强的适应力,日日处身“两浪”之中早已是见惯不怪的了,即便是近几年刚进厂的青年工人,新来乍到时水土不服,免不了发发怨气和牢sao,极少数意志薄弱者还演出过装病耍懒的丑剧,但政治的训育、纪律的约束以及老工人的榜样三管齐下,慢慢地就都闯过了适应之关,无所忌讳的了。 任重远虽然是个科班出身的老知识分子,几十年的生活大多是在书案和办公桌旁度过,但其重实际、讲实效的工作作风,使他常常风尘扑扑亲临基层生产工厂搞调查研究、搞科学试验和工艺设计,尤其对建材行业工艺简捷、偏重体力劳动和工作环境艰苦并不陌生,反而有一种熟门熟路的亲近感。他像个兴致极浓的游客或热情认真的参观者,解衣开襟,在曾有为和刘忠才引领下,从电厂粉煤灰排放堆料场和某化工企业合成氨厂大块烧结煤渣输送堆料场开始,依次走过原料粉碎工段、混合料拌料消化工段、砖坯成型工段、半成品蒸汽养护工段和成品出窑入库工段,仔细巡视着整条生产线的每个工艺流程。他虽是首次光临这个粉煤灰砖生产车间,但对硅酸盐建筑制品的工艺规律熟谙于胸,经常停下步来,用锐利的目光寻觅和捕捉出许多生产流程上显现的弊病,不时地评说着。他耐心地专神倾听刘忠才的汇报和解说,不时地点头称是,间或补充几句自己的想法,听到关键处就拔出钢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飞速地记录着什么。 刘忠才则像个忠于职守的导游或业务纯熟的讲解员,手里拿着张新工艺生产线平面总图,每到一处改革部位便摊开图纸,借助于手势,指点着实物,对照图案用粗重的喉音向总工程师详细地讲解。他不时地伸手从各种机械的料斗或皮带输送机上抓起一把物料,或者从成型机上取过一块半成品转坯,或者从刚打开的养护室里取出一块烫手的成品砖头,一边指点一边述说,让总工程师仔细察看。他对历经八年时断时续的实验研究,用心血孕育成的工艺改革方案是太熟悉了,可以毫不费力地讲述每道工序中物料化学反应的状态,滚瓜烂熟地报出各种不同工艺条件下试制品的质量对比数据,分毫不差地介绍各种机械设备的型号产地和运行效率。他的汇报和讲解,时时赢得老工程师的点头称赞。 有趣的是,由于参加攻关领导小组的成员们思想不尽一致,组织纪律的不够严明,在局总工程师参观视察车间生产线的过程中,陪同者的队伍在自然的不断缩小。 厂长曾有为明白,局总工程师莅临本厂视察,亲自过问新产品工艺改革方案的审定,此举的意义非同一般,显示着关局长对自己工作的关怀,也意味着局领导对此项改革项目的支持。他始终认真地陪伴在总工程师旁边,不时地就自己了解和掌握的问题,与总工程师交谈几句。他完全信任方案的设计者,放心地让刘忠才充当向总工程师汇报的主角。 车间主任石洪对问津工艺改革既无文化基础更是一无兴趣,他参加攻关领导小组本来就是无可奈何的“苏州陪考”。在总工程师视察刚从灰渣原料场起步时,他就不耐烦地率先离开队伍,来到车间,挨个儿向工段长们打过“局里总工程师马上要来参观,管好各个岗位,注意认真cao作,不准出事故”的招呼,便走向车间办公室,去吹电风扇了。 团委书记张达功虽有文化基础但无志于钻研科学技术,他是自以为以“加强党对生产业务领导”的身份参加攻关领导小组的。为了装璜门面,他凭着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只是在同曾厂长和刘忠才的接触中学到粉煤灰砖生产上的一些专用名词和工艺常识,以此为满足。当总工程师来厂之初,他抱着结识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本想在汇报情况时巧施舌簧,卖弄一下自己的学问。不料,总工程师却将赏识的目光全投向了刘忠才,自知难占这个陪同主角的边儿,为此深感扫兴。他向来喜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极不愿眼睁睁看着“呆才傻蛋”刘忠才超越自身的光彩形象。正是怀着这种偏狭的嫉妒心,他跟着陪同者们走了一阵后,中途脱离队伍,怏怏不乐地转身回厂部办公室去了。 刚刚脱掉“流氓哥们”帽子的青年工人包子荣,一时还摆脱不掉喜动厌静的惯性,对于跟在别人后头陪同参观自己天天工作的车间很不习惯。总工程师进车间不久,正好四号成型机发生机器故障,他征得曾厂长同意,一头钻进工具间,拿出几样专用器具,就加入到维修工作中去,用他的看家本领去拨弄机器了。 只有化验室组长朱凤兰和生产科年轻干事小李一直跟着视察队伍。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各从事一门技术工种,工作认真做事踏实,参加攻关领导小组后,对自己担负的份内工职照旧专心致志,对厂长或组长分配的额外义务更加积极履行。他们两个内心都向往钻研科技,今日能有机会聆听刘师傅的专业介绍和局总工程师的专家指教自感荣幸,自始至终没有离开。 总工程师的实地考察整整进行了一个半钟头。考察完毕后,攻关领导小组成员们重新聚集到厂部办公楼会议室,听取任总的指示和工艺改革的指导意见。 任重远兴致勃勃地畅谈对粉煤灰砖车间的观感。他从新兴硅酸盐建材工业诞生和发展的历史现状谈到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广阔前景,从本厂生产线的设计弊端谈到改革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方向途径,如数家珍般地纵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