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愤立令状 (第2/3页)
“你你怎么知道的?谁跟你透的底?” “谁?是你自己!” “我自已?” “你脸上那个表情!你手里那本大书和你那个大瞌冲,都在告诉我!” “哟,乖乖,你这个聪明鬼,真厉害!” “夫妻之间莫说假。你跟我说实话!” “唉,实话告诉你,我们的新工艺一投产就出了生产事故,局里派了调查组,趁我不在,宣布停产啦!” “生产中出了点事故就停产,这不对头嘛!你们工厂改革旧工艺,不跟我们医院治疗疑难病一个样?旧的医疗方法不见效,就得创造新的医疗方案,开始临床应用时,出点麻烦在所难免,认真对待总结经验,适时修改坚持下去,不就见效啦。世界上多多少少的发明创造,不都产生在这个‘坚持’之中呀?你得想办法坚持!” “唉,树大招风,再粗的枝干也顶不住强台风侵袭!当初搞工艺改革方案,上上下下就有不少人反对,如今出了点事故,那些人又趁机发难,关局长不在,要让局里收回停产决定,谈何容易?” “去找局领导,以理说服嘛!” “我不就在找这个理吗!可是,参加工艺改革的人坐在一起讨论了一下午,我独个儿又琢磨了一晚上,就是找不出发生事故的真正原因。事情真棘手哪!” “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是刘忠才师傅出院,说不定就有办法啦。” “哎呀,你说到点子上啦!这件事,人家大刘还蒙在鼓里,要是让他知道,会要了他的命!淑明,你在医院里千万别跟他说呀!” “唉,你这个人真糊涂。我是个医生,大刘的病还没脱离险境,安慰他都来不及,我会去给他找麻烦么?” “哇哈,对,对,暂时不能向他暴露秘密!在这点上,厂子里大伙倒是不谋而合的。” “瞧你这个当厂长的有多娇嫩,碰上点麻烦事就睡不着觉。听我的,闭上眼睛做个好梦,醒来就会有办法的!” “” 房间里灯光重新熄灭。大床上,一只年轻少妇柔嫩的臂膀,一只充满温存、能够解愁驱烦的臂膀,轻轻地搁在曾有为那男人壮实的胸脯上。是公务cao劳引起的疲乏?是忧心愁肠造成的晃惚?是爱侣温存酿就的慰藉?是信念坚定导致的宽解?好像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升腾,这一刻,他睑上愁云尽退,很快沉入梦乡,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曾有为睁开眼睛,已是朝阳初升旭日临窗:“乖乖,悃了个懒觉!” 妻子故意不去惊动他,悄悄起身,烧好早饭,买来蔬菜,和婆婆一起吃了早餐就去上班。他自责地摇摇头,洗脸刷牙,塞饱肚子,同瞎眼老娘打了招呼,走出家门。 八点过钟,曾有为走进市建材局机关大院,来到二楼党组书记办公室。 国庆节前后这些日子,局长兼党组书记关向荣在省城参加重要会议,郑副书记独挑大梁,显得格外忙碌。请他签字的、向他汇报的、找他反映问题的、寻他协商工作的、拉他窃窃私语的,络络续续接踵往返,那间往日里宁静闲适的办公室一时变得门庭若市好不热闹。虽然,从他那待人接物疾厉烦躁的样子来看,显得有点手忙脚乱穷于应付;但是,从他那神情高昂的姿态来看,分明又像忙得得意、忙得开心。 此刻,他上班不久,来自北部山区泽谷水泥厂的那位瘦高个子的党支部书记就缠住了他,似乎向局里提出了什么急切的要求,已经得到他的默许,正欲离开。 “喔,曾有为,你来的真巧,咱们快成一条船上的人喽。哈哈!”在房间门口的走廊里,这位仅仅在某次局干部会议上照过面的陌生同行,偶然碰面竟然如此热情,朝他伸出手来。 “你说什么,一条船上的人?”曾有为被动地握着手,对方那句玩笑话令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唔,你还不知底细呀?我差点忘了党员纪律!好吧,咱们后会有期。”瘦高个子朝曾有为挟挟眼睛,神秘地笑笑,走掉了。 “一条船上的人?忘了纪律?”曾有为对泽谷厂党支书的招呼大感奇怪,但他急务缠身,不去计较这个话语里的蹊跷,一抬脚进了书记办公室。 “啊哈,小曾,你可回来啦。这回脱产培训收获不小吧?”郑副书记连忙从办公椅上站起来,摘下老花眼镜,同来访者握手,表情异常亲切。 “收获不小。不过,脑子里也挺糊涂。”虽然同郑副书记打交道不多,但曾有为并不感到陌生。 “我知道你一回来准得找我。不是吗?哈哈!”解放战争时期当过政治指导员的郑副书记对下属倒不善于摆架子,亲自动手给曾有为泡茶水:“坐吧,坐吧,咱们好好聊聊。” “人在百里之外,厂里新工艺试车投产不能参加,真是度日如年!”曾有为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来。 “不仅如此,回到厂里,等着你的是一摊废砖头。想不到吧?”小小厂长把这套新工艺视作宝贝,突然面对败局,心里自然要急得发毛。郑副书记对这场劝慰式的谈话早有准备,从办公桌上端来自已的茶杯,在就近的沙发上落座。 “新生产线试车投产可能会出点问题,我有这个思想准备。但仅仅出了几万块废砖,局领导就下令停产整顿,这,我是做梦也想不到!”曾有为喷出第一口憋在肚里的怨气。 “唔,哈哈哈哈,你那个新工艺并不成功,投产以后出的都是废品,不停下耒不行哟。”郑副书记第一声认真回复。 “出了些废品,不等于新工艺失败啊!”曾有为发出第一个理念。 “局调查组的调查报告,老汤给你看了吗?那是我亲自过问的!”郑副书记的口气严肃起来。 “见识过了。政治帽子一大堆,可对事故原因并没有作出科学的说明。”曾有为说出第一句不满。 “没有科学的说明?小曾,你这个年轻人也太狂妄啦!你说我这个当书记的不懂科学倒也可以,调查组成员都是各业务部门的行家,还有尤副总工程师亲临现场,难道还不够科学?”郑副书记作出第一个辩解。 刚才,一路上,曾有为对这场交涉是作过仔细考虑的。他本来想尽量把话说得婉转些,好让局领导接受自已的意见,以期得到继续试生产的回旋余地。但话刚一上正题,就面对郑副书记轻描淡写、以势吓人的官腔官调,压抑在心底的那股正义之气憋不住往上冲,说话也变得直进直出了。 郑副书记呢?原以为年轻厂长根底浅薄,好不容易搞了个工艺改革,功劳未成先出事故,必定会惊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