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第89章 惊天地十月革命 拒签字巴黎和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章 惊天地十月革命 拒签字巴黎和约 (第2/4页)

在战争中,美国向英、法等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而从中获利颇丰,倒是发了一大笔战争财;所以,美国可谓是最大的赢家。

    日本虽然早于美国就参战了,但并未向欧洲出兵;所以,日本虽名为参战国,却是置身局外有益无损;且西欧列强因忙于战争而使在华势力减弱,日本则趁机崛起欲行替代,也就更是助长了其称霸东亚的野心。

    中国虽然也没有直接出兵欧洲,且北洋政府又是迟迟才对德宣战;但是,中国在战争中向欧洲输送了多达二十余万的劳工;战争中,劳工是既流汗又流血;所以,可毫不愧言:“协约国能取得胜利,中国劳工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战争结束后,中国理所当然地就跻身于战胜国的行列了;同样受到出席巴黎和会的邀请,并获得了五个代表的席位。

    消息传来,举国欢腾了;长期饱受屈辱的中国这次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确实令国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鼓舞。

    中国也成了战胜国?做梦也未曾想过,但这却是明摆着的事实了;因此,上自总统下至黎民,无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北洋政府为此下令举国共庆三天。

    于是,北京六十多所大、中学校的三万余名学生还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集会,以庆祝协约国的胜利。此时,人们似乎觉得世界进入公理战胜强权的时代了;因此,国人都期盼巴黎和会能给中国这个拥有四万万同胞的大国应有的国际地位,甚至幻想着能从此摆脱列强的奴役,至少能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上曾经掳去的许多权益收回。

    总统徐世昌见德国战败了,也就理直气壮地下令将立在崇文门大街上那块令国人蒙受奇耻大辱的所谓克林德碑迁往中央公园,并将坊额改为“公理战胜”,这才让国人出了一口气。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总统威尔逊曾发表了著名的《十四点宣言》;其中提到了“建立国际联盟”、规定“国际盟约不得秘密行事,国无大小一律平等”诸原则。

    威尔逊的《十四点宣言》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弱小国家更是为之鼓舞;因此,中国政府也对能在巴黎和会上为自己主张权利充满了信心。于是,中国政府派遣了以外交总长陆征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团由五人组成,陆征祥为首席全权代表,另外四位是驻美国公使顾维钧、广州军政府外交总长王正廷、中国驻英国公使施肇基、中国驻比利时公使魏宸组。

    十二月一日,平日冷清的北京正阳门火车站热闹非凡了;车站上挤满了人,为启程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送行;在京的政府官员及京城中社会各界名流均到站,各国驻华公使也都礼节性地前来了;除此,还有许多普通百姓自发地来为代表团送行并鼓劲。此时的人们,虽然顶着凛冽的寒风,但人人脸上都流露着喜悦之情;大家高声欢呼,并希望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为中国人争取应有的权益,能带回更令国人兴奋的消息。

    然而,此时的代表团团长陆征祥心情却十分沉重,只是没让人察觉而已。

    原来,中国代表团还未启程,内部就开始出现裂痕了,其起因缘于代表团的名单排序。因为,此时的中国仍处于南北对峙之中;北京的北洋政府与广州的军政府都欲单独派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但是,这对于中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很是不佳,必会影响到中国为自己争取权益;最后,南北双方都作了妥协,这才同意由北洋政府为主联合组团出席巴黎和会;以对外宣示中国南北和平、全国统一。

    可是,陆征祥在上报代表团名单时,为了成员名单的排序却伤透了脑筋;因为,名单的排序意味着权重与声誉,对于南、北政府及长期活跃于政府舞台上的每位代表本人都是十分注重与微妙难言的。为此,陆征祥斟酌多时才定了下来;除了他自己自然的列于首位外,其他四人的排序当然得考虑到南、北因素及代表本人的资深。因此,陆征祥上报时的排序为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顾维钧;这种排序考虑较为周全合理,各代表倒是都能接受均无意见。

    但是,段祺瑞是视广州军政府为叛逆的,也就不同意陆征祥将广州军政府派遣的王正廷排列于四人之首;因此,在《批文》中硬是把王正廷往后压了,却将年刚而立、虽曾任过总统秘书和内阁秘书却是资历最浅的顾维钧,从原来的末位提到了仅次于陆征祥的位子。

    为此,王正廷等人有被贬抑与歧视之感甚是不悦,均以为是顾维钧为争名夺利而从中捣鬼;顾维钧自己却不知内情,深感冤屈而有口难辩。因此,中国代表团尚未出征,自己队伍中就产生矛盾而乱了阵脚。

    后来,虽然经陆征祥苦口婆心的解释才平息了事态;但是,因此而导致的内部裂痕已经存在且难以抚平。这一节外生枝似有出师不利之兆,陆征祥不免忧心;但最后,毕竟是国事为重,这才不露声色地勉强成行。

    中国代表团启程后,则东向途经日本然后横渡太平洋再穿越美国跨过大西洋,历时四十余天后才于巴黎和会正式召开前六天抵达法国巴黎。

    到达巴黎后,忽又一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令中国代表团惊呆了。

    因为,巴黎和会是在协约国中的几个列强cao纵下召开的,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只能按这些列强的意志行事。所以,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名义上虽然有参战双方即协约国与同盟国共二十七个;然而,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所谓的五大国,在巴黎和会正式召开前,却背着多数国家先秘密开了个所谓的准备会议,并制定了一个所谓的《议事规则》。

    根据《议事规则》,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一切会议;中国与比利时、塞尔维亚等国为仅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则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别的如玻利维亚等国,更是只有在五大国认为必要时,才得以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

    同时,对于各国出席会议的全权代表名额作了新的规定;五大国仍然各为五名,比利时、塞尔维亚、巴西等国减为三名,而中国与波兰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