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御河之辩【三章】1 (第2/2页)
里数十万禁军数量庞大、排列密布。就以李、关他们那点兵力,远不足以引起朝廷禁军远道来战。再说李俊在水路以建立天道道场为主,不会暴露兵势;关胜远在太行以西云州方向,属于山高林密之处,战事接触多的倒是辽人。朝廷知不知道有这么两支对立部属都未可知,更不会这样快就来袭击。” “至于田虎么?”卢俊义想了想接着道:“此人所部去年倒是一度声势不小,但也未必超过咱水泊梁山。北地偏僻,如果朝廷进剿,应也还是先出击梁山要害之地而后对他。而今我梁山虽销声匿迹,但朝廷不可能这么快就得确切消息而改来对付他,再说对付他区区万余众也不必这样举国一般兴师动众。” 卢俊义所说的中原北部的情况是这样的:自从水泊梁山六路出击以来,北路先遣队锦豹子杨林、金毛狼犬段景住等人去年秋末就已深入辽境,得知首领雷三郎判断不虚。大辽北面的女真人已经建立后金国,两方虽然未有大的交战,但势头已经如水火了。 消息回报梁山,卢俊义和吴用按照雷三郎前出东京前的部署分三路向北派遣人马。混江龙李俊部水军弟兄隐秘北行,最后到达雄州、涿州之间的古白洋淀,这里水面广大,最适宜他们扎根。大刀关胜率数百喽兵走太行偏僻山路,潜行进入千里之外的山西云州方向。这两路都有最早的先遣队杨林、童猛等人接头引路出击最远,大部活动区域实际已在辽国境内。随后的第三部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率领进入绵延数千里的太行山区,他们的任务是配合美髯公朱仝建立太行道场。
三部部众两千余,但绝大部分力量还是在呼延灼这里,他们所行之事就与林冲、花荣等在山东一样,对太行绿林招降纳叛、剪除异己,随后美髯公朱仝和鬼脸儿杜兴率领道众填补真空,建立道场。事实上这个鹊巢鸠占的模式还是他们最先建立起来的,而且效果十分显著。不到半年的时间,呼延灼和秦明等人已经在太行山中段数百里的沿线做成了最大一股势力,这里的大大小小山寨都被二人手下数十位头领分头占据。 面对呼延灼、朱仝明暗联手攻势,原山寨绿林人士不是归顺即是四散它投。如今太行山这一广大地域只有南段是金面王王彦占据。此人直接部属虽不多,但人脉极广,隐隐就是太行南段绿林之首。但他们与呼延灼部还有段空白地带,暂时还未有接触火拼;北部有所交接的河北之熊田虎活动区域重点不在太行山,呼延灼部势大后他更带队撤离了太行已近,渡过黄河进入河北东部。他们东渡避开呼延灼势力后,行事突然低调许多,偶有接触的倒是进入古白洋淀的同样不显山露水的李俊所部。 现在中原北部的绿林或者反抗义军的大致事态就是如此,说起来比之半年多前田虎一家独大时声威到有所收敛。 分析至此,雷三郎已经同意卢俊义的判断,大宋朝廷的反常举动确实应该不是为了对付河北绿林义军的。但越是如此,雷三郎那个心内就越是不安:这种情况只应该是有一个解释了,宋军的大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起举国之兵要对付契丹辽国。 可难道这样快就已经联系完毕,宋金就要联手了么? 虽然早就有这个判断,但雷三郎自己仍是不愿承认。自己这方才刚刚开始准备,战事一起何去何从还真没有实际方略,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到底是福是祸? 卢俊义也不认为宋军真敢进攻辽国,他太了解北部宋辽军力对比了。几十年前禁军就是畏敌如虎一触即溃,如今军力更差难道倒敢于去捋虎须了?实在难以置信。 两人一路几番计议,仍是拿不定主意,实在是对辽金形势一文莫名啊。卢俊义感慨道:“要是能尽快见到锦豹子杨林和段景住就好了,这二人时常穿越辽境,或许能提供一些佐证。” 过了定州军一线不久,所有官船都一停下来;这里已接近燕云十六州了,前面交通断绝了。 雷三郎等人提前下了船,乘马向西靠近定州军转了转。歇息两日转而向北,再有不足二百里,那里就是李俊部所在的古白洋淀的活动区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