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2 黍离四论【五章】1 (第1/2页)
============================ 潭渊星罗道场总部内的一个大厅,美酒微烫,佳肴异香。 这里是李应的道场核心,旁边一间密室直通半公开的“天讯庖厨”。那里对外称是道场总部直属炊事人员,今天也还确实露了一把脸,这里的美酒佳肴还真是从他们那里端上来的。 大厅外李应已经派人严密守卫,包括雷三郎带来的时迁、雷横等十八天道卫也大半在四周值守;大厅内坐着十来人,他们大多时候低声谈话,只是偶尔行几声酒令才像个宴会模样。 他们围坐在几条长按拼起来的桌面,核心人物是中间四人:雷三郎、吴用、公孙胜,还有一位就是那神秘道人沈云。 这位沈道长上次见面可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味道,来去飘忽,锦囊传信,轻纱罩面,似鬼似巫。不过这次来,倒是显得光明正大的,普普通通一身破旧道袍,先报上名帖,也未着面纱。 雷三郎知道此人的重要,以前的接触已经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经过沂水辛翁指点,更知道他是这宋代大家沈括家族之后,甚至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沈家知识和技业最多的一位高人。几个月前,在沂水的时候,他就委托辛翁传信寻找这位“沈大道人”,不过似乎一直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不想他却出现在这里。 同门师弟公孙胜不用说了,吴用、李应等人也早已知其大名,众人迎接出来之后,雷三郎不禁莞尔。这位沈大侠原来轻纱罩面大概也是有些道理,并不一定是要刻意神秘。这位爷脸上两个颧骨极高,面相呈四棱形,左脸还有一道疤痕,实在是不怎么雅观,或者说丑陋也不为过。 沈云很是痛快,略一寒暄便说明来意。言道两个月前已经知道辛翁在找他,也知道一些与华盛天道的瓜葛;他从西边边云游边向回赶,后来听说雷圣使等到了潭渊,特来一晤。话当然说的很简练明确,至于如何接到辛翁传信、又如何得到的雷三郎的消息却没再提。 雷三郎自从在东京汴梁那段时间的各种行动之后,交往了道君皇帝、枢密使童贯等人,也接触了官场和民间的一些人物,对宋世的现状有了初步体会;在会过沂水辛翁、辽国耶律大石等以后,对大宋内部及周边形势更是有了较为深入了解。如今的沈云已经是他十分想见到、畅谈甚至求教的人物;这位沈道长虽然只见过一面,但是他留下的“北渐东迷西分南平”的箴言谶语一直像谜一样萦绕在心中。当然,他那沈家之后的背景,写过《梦溪笔谈备细》等应该说超越这个时代的科技知识和采矿、炼药、机括制作等能力都令他神往,这样的人他是不能放过的。 如今这位神道人既然能找到这里,必然是有所用意的。大的方向相合,也就没有必要细问是如何细节;人才难得,既然人家找上门来,那就要以诚心的重礼相待。 雷三郎未予吴用等人商议,已经决定东京那里的事情再紧要,也要在这潭渊停留三两日。他一面安排李应等人准备隆重款待沈云,一面指点运往东京的钱粮等物先期起程。又安排启动天讯信鸽网络急调原来预备赶往东京汴梁的另一路人马石秀、欧鹏和西北路道场的病关索杨雄等人转道潭渊;同时令汴梁的主事浪子燕青和混世魔王樊瑞快马速来潭渊。 沈云是一副既来之则安之的样子,与吴用、公孙胜、武松等人聊了些千古文章、寻常技艺等话题,也特意与他那位名义上的小徒时妍悄悄说了一阵子什么。很快这位沈道长与几个首要人物混熟了一般,当然更多的是在雷三郎的带领下参观了潭渊星罗道场半年多来的巨大建设变化。 雷三郎并没有更深的问及沈云的来意,只是带着他观看,一边向吴用、公孙胜介绍从辛翁那里听来的关于前辈沈括、《梦溪笔谈》以及沈云本身的一些事情。这里有些事情吴用和公孙胜二人或者是没予以注意,或者也是不是很熟悉,在雷三郎这一番着重的反复说明下,二人渐渐重视起来。智多星吴用很快开始插话一些大宋周边大势及局势谋划问题。 沈云初时神情淡淡的,虚言父辈《梦溪》等也与现在他本人一样,所研究之物都是不入流的奇技yin巧、上不得台面啊。对沈括和家族中流传的技朝廷业无人重视也表示了些许遗憾,不过说到传承仍是流露出了些傲气,对留在镇江老家的现任少主沈庄及沈方、沈才等几个兄弟子侄虽多有赞誉,却仍能感觉出有些不屑,这也可能与他的年龄明显大些有关。 看完了星罗道场的情况,沈云只对公孙胜说了句:这里稍加改动就可以是一座堡垒式军营,这样的规模恐怕把你水泊梁山的老本儿都投进去了吧,公孙胜与雷三郎、吴用对视一眼,也只是淡淡一笑。 及到晚间,四人共处一室,吃着李应备下的简易饭菜,雷三郎却挑起了“北渐东迷西分南平”的话题。他描述了当时沂水辛翁对“北渐东迷”的初步分析,吴用、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