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海上霸主_第208章 丧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8章 丧钟 (第2/2页)

在巴西的总督府所在地——萨尔瓦多城,准备一举将这座城市的葡萄牙殖民者清理干净。

       000   

    至于位于南美洲的巴西为什么会落入葡萄牙人的手中,这还要从七十年前说起。1494年6月7日,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弹丸小国在海上争霸的过程中摩擦不断,在罗马教皇的协调下,两国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托尔德西里亚斯签订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协议。

    这份被称为《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的协议规定两国将共同垄断欧洲之外的世界,并特别在位于佛得角群岛以西300里格(约合1770公里或1100英里)划定一条东西分界线,这条被称为教皇子午线划定:分界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西、葡两国分别于该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该条约。

    后来,由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型的这个事实,1529年,西、葡两国又重新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用以明确这一分割在太平洋上的位置。原本按均分地球分界线应该经过东南亚的马鲁古群岛,但是,当时西班牙同法国正在交战,亟需金钱作军费。因此,签订条约时西班牙放弃了对香料群岛(马鲁古群岛)的全部要求,同时葡萄牙支付西班牙35万达卡金币。

    根据这两项很无耻的瓜分世界的协议,西葡两国开始了对世界进行瓜分。由于位于亚马逊河流域的南美洲东部位于教皇子午线以东,所以,这里就被划归为葡萄牙所有。

    1500年葡萄牙探险家卡布拉尔率船队横渡大西洋,4月22日发现了这块陆地,并宣布为葡萄牙属地。当地盛产一种叫做“巴西木”的红木,从中可以提炼出当时被认为十分贵重的红色染料,所以葡萄牙人后来就以“巴西”称呼这一地区。

    1530年,葡萄牙王室派索萨率领移民到巴西。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建立居留地,1534~1536年将巴西沿海至《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划定的界线以东地区,划分成14个“封地”,作为世袭领地分封给封建主统治。1549年王室委任索萨为第一任巴西总督,统一管辖各“封地”,并建巴伊亚为首府。此后,葡萄牙移民逐渐增加。

    在殖民统治初期,葡萄牙人为寻找黄金和捕捉印第安人为奴隶,不断扩张巴西疆土。封建领主把大批掠夺来的土地赏给有功的军官和移民,于是在巴西逐渐形成许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殖民者强迫捕捉来的印第安人从事奴役性的繁重劳动,大批印第安奴隶被残酷折磨而死,或是逃亡丛林地带。

    由于劳动力不足,1532年起殖民者开始从非洲运入黑奴,罪恶的奴隶贸易就此兴起。数十年来,巴西拥有的数以万计黑奴,成为当地的主要生产者。而殖民地经济以农业为主,咖啡、棉花和甘蔗种植业以及畜牧业都有较大发展。

    由于奴隶交易兴盛的缘故,萨尔瓦多一直以来是巴西的首府。这座殖民城市位于巴西东北部海岸线,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于1549年在巴西建造的第一座城市,萨尔瓦多葡萄牙语意为“救世主”。其实这里并没有什么救世主,相反,这里可以当成是地狱的代名词。在殖民进程的初期,所有从非洲运送来的黑奴都由此上岸,而后转卖到巴西各地。

    自从定海军对欧罗巴各国实施了海上包围封锁之后,不管是西班牙也好,葡萄牙也罢,都丧失了对殖民地的控制权。这些孤悬海外的殖民地,就好比是暴风雨中那无助的小船,随时都会被定海军吞噬掉。

    在位于萨尔瓦多城南部的法兰西人占领的里约城传来被定海军占领的消息之后,巴西总督索萨就变得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知道,那支可怕的东方舰队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所在的萨尔瓦多城。

    萨尔瓦多城建于一座叫诸圣湾的海滨山坡悬崖之上,面临着浩瀚的大西洋。城内高地上紧急加设了上百座炮台,炮口对准了整个海湾。索萨幻想着依靠这强大的火力,抵挡住定海军的攻击。

    1565年五月初六,夜黑风高,西南风呼呼地吹。在夜幕的笼罩下,数十艘战舰如同鬼魅一般靠近了诸圣湾。

    “军帅,今晚风太大,估计一时半会还停不下来,热气球无法升空作战。”空军大队长说道。

    “今晚空军不用出战,我们要用大炮的轰鸣来敲响欧罗巴殖民者最后的丧钟!”刘致远略带兴奋地下令道。

    地确,自从定海军势力扩张之后,位于亚洲,非洲,美洲的欧罗巴殖民地,相继被定海军攻陷,欧罗巴人步步退宿,最后被困在家里不敢再出门。巴西,现在已经是最后一块欧罗巴人的殖民地,打下巴西,就是宣告欧罗巴殖民时代的彻底终结。

    作战计划一经定下,数十艘战舰就在萨尔瓦多一公里外的海面上一字排开,炮手们各就各位,数百门巨炮对准了萨尔瓦多城。

    “开炮!”

    刘致远一声令下,众炮齐鸣,正式敲响了欧罗巴殖民主义的丧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